時間:2015-02-05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眾所周知,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機體多系統的興奮性增高及代謝亢進的疾病,其病情容易反復發作。但是有些新生嬰兒也會患有甲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什么是新生兒甲亢呢?
新生兒甲亢是指患甲亢的母親分娩的新生嬰兒出生后,所發生的甲亢。新生兒甲亢在臨床上極少見,主要發生于妊娠期患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的婦女所生嬰兒,緣于母親患甲亢未得到妥善治療,母體的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所致。
新生兒甲亢癥狀表現特點是,患兒出生時就有甲亢的表現,如膚色潮紅、煩躁、多汗、食量大但體重不增加、心率快、甲狀腺腫大等。由于致新生兒甲亢的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是來源于母體,非自身產生,隨著時間的延續,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也自行降解,新生兒甲亢癥狀表現也將逐漸緩解。
因此,大多新生兒甲亢患者在出生后1~3個月自行緩解,無復發,也不留后遺癥。偶有不能自行緩解者,可采取相應的方法及時治療。
但是,由于甲亢癥狀表現多樣化,有些新生兒甲亢的患兒會有一些其他的癥狀表現,在早期的表現有:喂養困難、嘔吐、腹瀉,長期的結果是顱骨骨縫過早閉合。一般3~4個月內受累新生兒逐漸恢復,但有時病程可持續6個月以上。持續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起顱骨骨縫早閉,智力下降,生長遲緩(身材矮小)以及以后在兒童期的多動。死亡率可能達到10%~15%。
所以說,如果發現新生兒患有甲亢,還是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治療。家長不應麻痹大意,以免發生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