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2-05 來源:北京國濟中醫院甲亢科 作者: 我要糾錯
由于甲狀腺激素過多,作用于全身各個臟器,因而出現的癥狀多種多樣。甲狀腺功能亢進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為1∶4~1∶6,年齡各組均可發病,以20~40歲為多見。起病一般緩慢,多數不能確定時日,少數在精神刺激或感染后起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表現典型時,高代謝癥群、甲狀腺腫和眼征三方面的表現均較明顯,但如病情較輕可與神經官能癥相混淆,有的患者可以某種(些)特殊癥狀如突眼、惡病質或肌病等為主要表現。老年人和兒童患者的表現常不典型。近年,由于診斷水平逐步提高,輕癥和不典型患者的發現已日漸增多。
典型病例常有下列表現:
(1)高代謝癥群:患者可表現為怕熱多汗,皮膚、手掌、面、頸、腋下皮膚紅潤多汗。常有低熱,嚴重時可出現高熱。患者常有心動過速、心悸、胃納明顯亢進,但體重下降,疲乏無力。
(2)甲狀腺腫:不少患者以甲狀腺腫大為主訴,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質軟,吞咽時上下移動。少數患者的甲狀腺腫大不對稱,或腫大不明顯。
(3)眼征:眼征有以下幾種:①眼瞼裂隙增寬,少眨眼睛和凝視;②眼球內側聚合困難或欠佳;③眼向下看時,上眼瞼因后縮而不能跟隨眼球下落;④眼向上看時,前額皮膚不能皺起。 (3) 神經系統:神經過敏,易于激動,煩躁多慮,失眠緊張,多言多動,有時思想不集中,但偶有神情淡漠、寡言抑郁者。
(4)心血管系統:由于代謝亢進,使心率增速,心血搏出量增多,血循環加快,脈壓差加大,多數患者述說心悸、胸悶、氣促,活動后加重,可出現各種早搏及房顫等。
(5)消化系統:食欲亢進,但體重明顯減輕為本病特征。二者的伴隨,常提示本病或糖尿病的可能。本病引起腹瀉的原因是,由于進食多而易饑,加之過多的甲狀腺素分泌,興奮胃腸平滑肌使蠕動增快,引起消化不良,大便頻繁。一般大便呈糊狀,含較多不消化食物,有時伴有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呈脂肪痢。由于營養吸收障礙與激素的直接作用,肝臟可稍大,肝功能可不正常,少數可有黃疸及維生素B族缺乏的癥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引起的輕度腹瀉比較常見,但通常不伴有痙攣性腹痛,食物消化也無明顯障礙,僅個別病例以較嚴重的腹瀉為主訴,這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常見癥狀與體征可不明顯,病人可表現為感覺遲鈍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高度疲乏與衰弱,偶爾無明顯甲狀腺腫大,可致漏診。病人極似晚期癌癥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惡病質,如不及時確診與治療,預后不良。
本病歸于“癭瘤”范疇,其發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體陰虧,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陰失斂。在此基礎上,復遭情志失調,精神創傷。《諸病源候論·癭候》說:“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說明中醫早就認識到情緒和精神因素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生的影響。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氣郁化火,若原來體質就肝腎陰虧,則更易煉液成痰,壅滯經絡,結于項下而成癭。
目前我國女性人群患病率達2%,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由于人們對預防的認識不足,往往忽視可醫治。使原由甲亢癥狀突然加重達到危機生命的一種狀態(主要表現為高熱、大汗、極度心動過速、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因此,介紹有關甲亢病的預防常識,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甲亢病的誘發與自身免疫、遺傳和環境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為重要。遺憾的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的發生,發展過程迄今尚不清楚,因而很難找到預防的方法。
遺傳因素也很重要,但遺傳的背景和遺傳的方式也未被闡明,故也很難從遺傳方面進行預防。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種誘發甲亢發病的因素,例如創傷、精神刺激、感染等,雖然不少甲亢的誘發主要與自身免疫,遺傳因素有關,但發不發病卻和環境因素有密切關系 。如遇到誘發因素就發病,而避免誘發因素就不發病。由此可見,部分甲亢病人的發病有可能在避免誘發因素的條件下得到預防。
在甲亢調養過程中,患者的飲食尤其重要。因為甲亢病人由于代謝亢進,營養物質需求明顯增加,如果營養補充不足,消瘦會更為明顯,甚至出現類似晚期癌癥的癥狀,因此,飲食是否得當十分重要。
患者飲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每日進食的熱量,男性至少2400千卡,女性至少2000千卡。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輕患者還需多吃脂肪類食物,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事物、如辣椒、蔥、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帶、海蝦、海魚等。盡量不吸煙,不引酒,少喝濃茶,咖啡,患者特別注意心理情緒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調節,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情緒穩定,避免受風感冒,勞累過度,高度發燒。
甲亢病的誘發與精神因素關系最為密切,情感不舒,肝氣郁滯,肝郁脾虛,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為疾。凝結于眼部則目突;肝火旺盛則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則耗氣傷陰;橫逆脾胃則胃火亢盛;心陰虛則怕熱、心悸;下及腎陰、后期會出現腎陰不足等癥狀。
甲狀腺疾病多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動肝火,或情志內傷,肝氣郁結而引發。其發病機理與經、孕、產、乳等生理功能失調及體質因素等一定關系,體內陰陽乘戾,氣滯痰凝,壅結頸前功盡棄基本病變,若遷延日久,引起血脈瘀阻則由氣、痰、瘀三者合而交結為患。本病初起多實,病久則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
甲亢病病理變化可以說是虛實夾雜,初發病時多數是因氣機郁滯、痰氣凝結于頸前而至病,或者是由于肝火亢盛、瘀血阻滯而至病,這些多為實證,久病不愈也就轉變成氣虛、陰虛、氣陰兩虛等證,根據甲亢病的病理變化是以氣為先,也就是由氣滯、痰凝、血瘀、肝火、直到陰虛,而這一病理變化又涉及到肝、心、腎、脾等臟器,在治療上從疏肝解郁、理氣化痰、活血祛瘀的同時,注重滋陰養血和補益元氣,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恢復機體各個系統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復機體的免疫功能,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療效,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