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安徽癲癇病治療基地專家表示:臨床特點額葉癲癇占癲癇外科手術患者的11巧~25%。額葉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持續時間較顳葉癲癇短,發作頻繁而且成簇出現,合肥癲癇病醫院的癲癇病臨床表現更加突然,患者既往多有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史(31-34)。額葉癲癇主要發生在非快速動眼睡眠期。有一系列的顯著特征性發作期癥狀已被報道,這些癥狀包括無動作性凝視(假性失神)、暴力性及較為古怪的自動癥,如踢腿或腿部猛烈擺動、類似性行為的自動癥、喉部發聲、對側肢體陣攣、對側肢體強直性姿勢。
盡管這些發作期的癥狀不能精確定位發作起始于額葉的哪個具體部位,但通常局灶性的陣攣發作多起源于額葉凸面,強直發作多起源于輔助運動區,若發作期動作與顳葉癲癇一樣伴有口及消化道的自動癥等表現多提示發作起始于眶額葉皮層區。額葉癲癇跟其他新皮質癲癇神經影像學特點類似。
治療效果不同試驗報道的治療效果不同,報道證實術后癲癇完全不發作的概率在23%~67%之間,存在結構性病灶是術后癲癇發作控制滿意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病理生理 額葉癲癇的病理生理跟其他新皮質類似,包括腫瘤、血管畸形及皮質發育不良,額葉的前部及顳極容易受外力致創傷,從而導致腦軟化、膠質增生、創傷后癲癇的發生。區域可能與有創性監測所確定的部位不一致。在一項試驗中,23%接受有創腦電監測的額葉癲癇患者,有創EEG結果提示的發作起始部位與頭皮EEG所確定的發作起始部位不符。
EEG表現 無創的EEG監測在某些額葉癲癇患者中很有價值。安徽癲癇病治療基地認為,68%的發作間期癲癇樣波起源于同側的額葉某區域。一些情況下,發作間期無明顯的腦波異常,或腦波異常出現在靠近中線的導聯上,因而很難定側。特別是當發作起始是在額葉內側面時,發作期的改變消失,或囟偽差干擾而不清,或彌散不清。若在頭皮腦電圖上出現局灶性的β節律起始多提示術后效果較好(36)。通過無創EEG結果確定的額葉癲癇發作起始
溫馨提示:如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在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