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新健康xjk.cc 作者: 我要糾錯
無論是特發性癲癇還是癥狀性癲癇,如果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停藥或任意更換抗癲癇藥,都容易導致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生。在發生癲癇持續狀態的患者中,約有1/4是由于突然中斷藥物治療或隨意更換抗癲癇藥物而引起的。這主要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有關抗癲癇藥的知識一知半解,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或為了服藥方便,或因經濟狀況差等,而自行改變服藥方法或隨意減少用量,導致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生。
癲癇持續狀態的影響:
癲癇持續狀態是持續性腦節律紊亂引起的長時間反復的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發作之間意識不恢復,多見于嬰幼兒。分為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部分性癲癇持續狀態、認知障礙性癲癇持續狀態四種類型,以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對小兒危害最大。 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多由腦缺氧、缺血、顱內感染、電解質紊亂、高熱驚厥、癲癇病程中突然停用抗癲癇藥物所致,長時間的反復的全身抽搐,發作間期意識不恢復,易發生腦損傷,是兒科急癥。
當驚厥不止,氧和葡萄糖不足,代償失調時,細胞和組織功能衰竭,腦的血液不足,并有全身代謝性酸中毒,心、肝功能紊亂,出現腦水腫和顱內高壓,腦組織率先發生缺氧缺血性損傷。存活者可有嚴重的后遺癥如腦萎縮、難控制的癲癇、智力落后、癱瘓等。 當小兒驚厥持續時間長和反復發作時,應送到醫院搶救。如不及時處理,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應盡量在1~2小時內控制發作。
總之,在癲癇的治療過程中,用藥需謹慎且聽從醫囑,切忌盲目用藥和私自減量、停藥。更不能相信所謂的“偏方,妙藥”,以免造成癲癇癥狀的加劇或引起毒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