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是一種治療起來復雜且漫長的疾病之一,好多人都誤認為癲癇病是不治之癥,給癲癇病患者及患者的家屬造成了困擾,一些癲癇病患者甚至造成心理障礙甚至自閉,癲癇患者一定要正確認識癲癇病,癲癇病并不是不治之癥。
許多人以為得了癲癇一輩子就算完了,不是殘疾也是呆傻,還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癲癇是絕癥,是無法醫治的疾病。其實,癲癇是一類預后良好的能治愈的疾病,但由于治療過程較長,病人、家屬與醫生的溝通配合不夠,常造成病情反復。癲癇患者經過服用抗癲癇藥物病情得到控制后,為什么有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又發作呢?那么原因都有哪些呢?
原因主要有自行停藥或減量過快;30歲以后發病者停藥后的復發率在50%; 控制前發作頻率高、療程長者復發率高;大腦有器質性病變者;精神發育障礙者;停藥前腦電圖異常者,特別是重度異常者;停藥前血藥濃度高者;某些發作類型:如復雜部分性發作,小發作變異型。均是,由哲學原因造成的,其實,停藥必須做到緩慢減量。
這樣病程越長,劑量越大,用藥越多,停藥越需緩慢。當減藥期間或停藥后出現癲癇復發時,有學者主張應立即恢復以前的有效劑量,也有人認為應分析具體情況,如在停藥前發作較少,血藥濃度較低時即能控制發作,且腦電圖正常,此時可暫觀察。
癲癇病不是沒有治療的方法,也不是不能治愈的,只要找對方法對癥下藥一定可以治愈,只是癲癇病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那么就需要癲癇病患者耐心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