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主要有哪些?對顳葉癲癇的概念不了解:顳葉癲癇包括單純部分性、復雜部分性和全身性發作多種形式,如果醫生不能全面分析病人情況,則是難以正確診斷的。非專科醫生,甚至少數專科醫生由于概念不清、缺乏認識,不能做出顳葉癲癇的正確診斷,而僅能做出癲癇的初步診斷,盲目地使用抗癲癇藥,使病人的病情久治不能控制。
對病史詢問不詳細:由于醫生只注意病人的大發作,如強直-陣攣發作的表現,很多病人及家屬也僅詳細敘述大發作、反復發作的情況,醫生就據此僅做出癲癇大發作的診斷,而對部分性發作癥狀,如短暫性意識喪失、口咽及行為自動癥不重視,未詳細詢問病史。
腦電圖檢查不規范,且診斷水平不高:有些醫院在對病人診斷過程中,做腦電圖檢查時,僅使用單極導聯,甚至用腦電地形圖代替腦電圖。因此,檢查時間過短,未使用睡眠腦電圖、蝶骨電極檢查,以致陽性率過低;同時,對病人的顳部尖波、局灶性慢波也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顳葉癲癇發作是由于腦高級功能出現障礙的結果,常有意識障礙,多見于復雜部分發作。臨床表現主要有: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一、情感障礙:在發作中表現為非常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帶有自卑或被遺棄感的強烈抑郁;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二、語言障礙:部分失語或重復語言;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三、識別障礙:包括夢樣狀態,時間感知的歪曲,不真實感,分離狀態;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四、記憶障礙:曾相識感或不相識感,或對熟悉事物產生沒有體驗過的感覺,或對過去經受過的事物的快速回憶;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五、幻覺:即在沒有任何外界變化的情況下可有視、聽、味、空間感及物體成像等方面的變化。
顳葉癲癇發作臨床表現六、錯覺:表現在自覺物體的大小、距離、外型發生變化;
顳葉癲癇發作又稱精神運動性發作,因其病灶多在顳葉,故稱顳葉癲癇。分娩時所造成的腦損傷是本病最常見的病因,除此之外,還有腦炎、腦外傷、腫瘤、腦血管病等。
顳葉癲癇,為部分發作以及繼發性全身性發作或混合發作,可發生記憶缺損。在代謝的成像研究上(例如PET),經常觀察到低區域代謝,在EEG上經常呈現單側或雙側顳葉棘波。
顳葉癲癇是癲癇中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包含多種發作狀況的一型,具有癲癇的發作性、刻板性、短暫性的共同特性。顳葉癲癇多發生于青少年。其發作類型主要包括:單純部分發作、復雜部分發作、繼發全身發作,或這些發作的混合。
人的正確診斷率,是因為從這些未被正確診斷治療的病人身上看到,由于不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以及濫用藥物,使病人的病情僅能在癲癇大發作時得到部分控制,有的病人甚至因不能控制癲癇發作而失去了治療信心。同時,這些病人由于長期、多處就診,致使家庭經濟困難、對醫生失去信任、不配合檢查,而更加使診斷延誤。
臨床上,如何避免不正確診斷?我們認為:只要掌握顳葉癲癇的特征,進行規范的腦電圖檢查,正確診斷是不難的。首先,醫生對顳葉癲癇的臨床表現要有充分的了解,詢問病史要仔細,重視先兆癥狀。再者,腦電圖檢查要正規、時間要充足。應特別強調的是,睡眠腦電圖和蝶骨電極檢查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