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什么是癲癇病患者的癲癇波?
臨床上將棘波、尖(銳)波、棘-慢波,尖-慢波、多棘-慢波、多棘波、慢棘-慢波統稱為癇性波或癇性放電。
下面介紹癲癇病患者的癲癇波,突出于背景波上的高幅陣發性δ、β、θ節律,突然出現,突然消失,稱發作性節律波,對癲癇病也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1、棘波:是具有一個明顯區別于背景活動的短暫尖鋒波型,主波多為負性,波幅大小不一,多在100μV以上,周期在80ms左右。如在慢波背景上出現的棘波,則常提示來自原發癲癇病灶或其附近區域。周期較長,多由遠處病灶傳播而來。如在腦電圖描記中出現棘波逐漸增多現象,形成棘波節律,預示臨床發作即將發生。棘波是癲癇病性放電最具特征性的表現之一,各種類型的癲癇病均可出現棘波,它的出現表明腦部有刺激性病灶,臨床上有定位意義。
2、尖(銳)波:尖波的意義與棘波相同,也是癲癇病性放電的特征波形之一。典型的尖波是由急速上升支和緩慢下降支組成,呈鋸齒形狀,其周期在80~200ms之間,波幅較高,常在100~200μV之間,少數可達300μV以上,可見于各種類型癲癇病發作間歇期的腦電圖中。
3、棘-慢波:是在一個棘波后跟著一個200~500ms的慢波組成的波型,均為負相波,波幅一般較高,在150~300μV之間,少數可達500μV以上。通常是兩側同步陣發,以額部多見,也可為散發或局灶性出現,其中慢波是主要成分,比較規則而有節律,棘波出現期間,或在慢波的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波幅高低不一,一般不超過慢波的高度。典型的3C/S的棘-慢波節律為失神小發作的特殊波形,散在或不規則的波形多見于癲癇病大發作或頑固性頭痛。
4、尖-慢波:是在一個尖波之后跟著一個慢波的波型。出現形式多樣,多呈不規則同步爆發,也可見彌漫性或連續性出現。局灶性出現者多見于顳葉癲癇病,彌漫性尖-慢節律見于頑固性大發作和失動性小發作,表示腦組織深部有較廣泛的癲癇病灶。
5、多棘波及多棘-慢綜合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棘波緊緊相連成簇出現時稱為多棘波。多棘波群多見于肌陣攣性癲癇病,是多棘-慢綜合波的一種變異形式。若棘波連續出現,數量不斷增多,頻率加快,或由一個腦區逐漸擴展至整個大腦時,則提示病人將出現癲癇病發作,且多為大發作。若在多棘波后跟著一個或數個慢波,則稱為多棘?慢綜合波,常成串連續出現或不規則出現。棘波波幅高低不一,但一般不超過慢波的波幅高度,常預示有痙攣發作,是肌陣攣性癲癇病最具特征的波形之一。
6、陣發性或爆發性節律:也稱發作性節律波。即在原有腦電圖背景上出現陣發性高波幅節律,其成分為δ節律、θ節律、α節律和β節律。多呈高波幅發作,與背景腦電圖相比表現為突然發作,突然消失,也屬癲癇病腦電圖特征表現之一,但價值不如上述放電波形,臨床上較少見。
7、高峰節律紊亂:也稱高度失律。其特征是高波幅的棘波、尖波、多棘波或多棘?慢綜合波及慢波在時間上、部位上雜亂地毫無規律性地出現的一種波形,其波幅可達1000μV,為嬰兒痙攣特征性放電圖形,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征,1歲內多見,4歲后幾乎沒有,它的出現預示著患者存在著嚴重的腦損傷。
以上是癲癇波在不同的時期所表現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以上是對癲癇波的介紹,祝癲癇病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