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我們應該多多了解相關知識,便于健康與生活。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青少年肌陣攣(JME)是一種特發性全面性癲癇.是由三聯癥組成: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發病年齡為8-26歲,高峰起病年齡12-18歲.神經系統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常無異常,智力正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王麗英
肌陣攣主要表現為雙上肢電擊樣動作,如突然快速抽動,不規則和無節律,導致患者突然掉東西,輕者只表現為手笨拙或有過電感覺,重者可導致猝倒.肌陣攣可以是單次發作,也可以是連續發作,發作多出現在清晨覺醒后一段時間,患者通常在起床穿衣服、洗漱、或用早餐,由于連續的不規則抽動表現為動作不穩,如穿衣時哆嗦,將勺子或筷子扔掉,下肢的抽動會表現為突然走路不穩,如絆了一下或膝部突然彎曲一下,或摔倒,多數患者癥狀輕微,通常不被病人和家屬重視,直到出現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才就診,就診時如果醫生沒有刻意詢問,病人及家屬也未提供,由此可造成診斷的延誤數月乃至數年之久。我們這里就診的一位17歲女性患者,由于上述癥狀被當地醫院診斷為“心理疾病"達兩年之久,并為之休學。還有一位50歲男性患者,由于尋求手術治療來到我們醫院,最后經長程視頻腦電圖監測確診為此病,給予正確治療,女孩已正常上學。
JME患者常合并一種或兩種其它發作,其中87-95%合并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多在肌陣攣癥狀1-3年后出現,少數在10余年甚至數十年后出現,主要出現在覺醒期,頻率稀少,有時連續肌陣攣后出現,28%的患者伴有失神發作,程度輕,持續時間短,不容易被發現,有些患者在腦電圖監測過程中被發現。
容易誘發發作的因素:熬夜睡眠不足,疲勞,過量飲酒,精神應急:興奮和專注,網絡游戲也可以促發。
JME發作容易控制,但停藥后復發率高達80%左右,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少數患者如治療不恰當,可為難治性癲癇。
治療:選擇丙戊酸,拉莫三嗪或佐乙拉西坦等。
牢記;雖然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妥英鈉也是抗癲癇藥,但是用于這類患者后,不但無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因此懷疑有癲癇病時,一定先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是哪一種癲癇類型后,再選擇正確藥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通過了對上述內容的了解,加深了對癲癇的了解,懂得預防癲癇,了解癲癇,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好遠離癲癇的危害。愿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幸福,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