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是神經元突發性異常,導致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現象。我們應該多多了解相關知識,便于健康與生活。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性癲癇一般在青春期發病,發病年齡為12~25歲,男性較多,且有高度的遺傳傾向,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閱讀性癲癇的預后良好。通常將閱讀性癲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其中的原發性患者的發作只有在讀書時出現,就像上面的初中生一樣;而繼發性者則是除讀書以外,還能引其他誘因引發。
關于引發閱讀性癲癇發作的讀書時間并不是確定的,可長可短,短的只要幾分鐘,長的則可能需要兩個多小時才會發作。與閱讀內容也有一定的關系。研究顯示,越是傷感的、難懂的文章,特別是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那些內容更容易誘發疾病發作。另外與之相關的因素還有光線刺激、眼球運動、下頜肌及發音肌等。
閱讀性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下頜抽動感或肌陣攣樣不自主痙攣,也就是累及口面部的局部性發作或局部肌陣攣。如果患者繼續閱讀則可引至全身性強直一陣攣性發作;如及時停止相關閱讀,患者的癥狀會自行消失。閱讀性癲癇患者在發作間歇期的腦電圖大多是正常的,而且閱讀性癲癇不會給患者造成發育障礙。不過,雖然如此,為了避免發作的痛苦,患者要注意把握閱讀時間,盡量不要長時間的閱讀。當然也不用完全停止閱讀。
因為閱讀性癲癇是與年齡相關的特發性局部性癲癇,如過沒有繼發全身性發作,通常會被誤認為抽動癥或者直接不能被診。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描述的現象,一定要注意將日常病癥的相關細節盡量詳細的講給醫生。另外,為了患者的安全保障,治療癲癇病癥最好到正規專業的醫院。
癲癇發作有哪些應急措施一般來說,癲癇病人在發作前有先驅自覺癥狀,如感覺異常,胸悶、上腹部不適、恐懼、流涎、聽不清聲音、視物模糊等。因此,患者本人在預示到癲癇發作前應盡快離開如公路上、水塘邊、爐火前等危險境地,及時找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患者家屬要及時發現患者發作時的表現,以便盡早作出預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的傷害的發生,有病人未發作起來時立即用針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有時可阻癲癇的發作。
癲癇小發作時,患者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通常只有幾秒鐘,沒有抽搐痙攣,臉色發白或發紅。癲癇大發作時,病人表現為腿部部痙攣抽搐,頭部后仰,大叫一聲倒地,由于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而直挺挺地躺著,雙眼上吊,瞳孔散大,隨呼吸口中噴出白沫或血沫,常有舌咬傷,皮膚青紫,尿失禁。
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癲癇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引起注意。癲癇嚴重地影響人們的生活,讓人睡不好,做噩夢,所以在此希望廣大患者能夠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早日擺脫癲癇的折磨,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