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新健康xjk.cc 作者: 我要糾錯
伴隨著癲癇的病發,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也很大的折磨著患者。根據專家調查,不少的癲癇病兒患病后有不正常心理狀態,主要表現在情緒障礙,認知損害和學習困難,社會交往能力受限等方面。
心理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焦慮、緊張,特別是對癲癇發作的恐懼,擔心發作時身體受傷害;還擔心發作時被人看見讓人譏笑,不敢獨自到公共場所;怕藥物影響智力,產生學習困難等。
近年來,我國學者曾對206名癲癇病兒及其家長進行調查,情緒抑郁者占80.4%,對發作恐懼者占70.9%,認知功能受影響者占75.2%,社會交往能力受限者76.7%,行為異常為21.2%。
心理行為異常的原因,首先是疾病本身,治療效果與心理行為有關,如一個發作次數多,長期治療不能控制發作的癲癇病兒和-個很快控制發作的病兒相比,前者出現心理行為異常的概率比后者大得多。
其次是家長的因素,尤其是母親在一次的發作后不得不承認孩子患了癲癇,這時父母可能產生恥辱感,覺得“對不起孩子”,有焦慮、沮喪或無能為力的感覺,要竭力隱藏病情怕受到外界的侮辱和歧視,將孩子居于家中“藏”起來,而與外界隔絕,使病兒學習不到雜的社會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