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新健康xjk.cc 作者: 我要糾錯
所謂難治性癲癇,又稱頑固性癲癇,就是常規治療效果不好的癲癇,泛指抗癲癇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痼性發作的患者。
難治性癲癇是指得到相應的抗癇藥治療,而癲癇發作仍未獲得控制,且EEG具有癇性放電或其它異常波形,其中包括嬰兒痙攣癥等。治療應針對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如清除血腫、切除腫瘤、治療腦水腫等。同時聯合用藥控制癲癇。首次應加大劑量,發作控制后逐漸減量,摸索適合患者個體的有效劑量;針對患者發作的周期一次性給藥,并用EEG監護,作為掌握用藥劑量和治療時間長短的依據。
患病人群
大部分癲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經過正規的治療,病情大多數可以被控制得很好,甚至治愈。專家不否認癲癇對于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但在正確認識、診斷和治療的基礎上,這種影響并不顯著,控制好發作就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
“難治性癲癇”占癲癇總體的20%,特別是皮層電極監測技術在癲癇外科應用以來,醫生可以把電極留置在大腦表面,直接采集皮層的腦電信號,去除了頭皮、顱骨和腦膜的干擾,還可以長期觀察,捕捉發作時的真實信息,逐漸成為定位癲癇起源灶的“金標準”。據報道,“顳葉癲癇”的手術控制率可以達到90%~95%。所以,即使以往被稱為難治性癲癇,也不要輕易放棄積極治療的機會。
癲癇患者群體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依靠藥物治療取得滿意的效果,而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是根本無法用藥物控制的,就要考慮手術治療,外科手術的關鍵是根據致癇灶的位置來確定手術區域,位于大腦重要功能區域的病灶一直是手術的禁區,導致一部分疑難病例無法手術。而采用皮層功能定位技術,則可以清楚地劃定所要切除的范圍和需要保留的區域,從而使那些疑難、復雜病例的手術,可以在安全而準確的情況下進行。
癲癇患病率很高,中國約有一千萬患者,目前大多數患者沒有得到正規的治療,給家庭、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癲癇就像很多常見疾病一樣,是可以治療而且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
發病原因
腦部疾病包括海馬硬化、顳葉中部硬化、腦皮質發育不良、海綿狀血管瘤、低分化神經膠質瘤、結節性硬化及腦微小組織發育不全等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危險因素
①復雜部分性癲癇,其中只有40%可一年或多年不發作;②多種癲癇發作類型同時存在;③癲癇持續狀態;④有跌倒發作者;⑤叢集性癲癇發作;⑥經常引起的外傷性癲癇發作;⑦精神發育遲滯;⑧腦電圖背景異常;⑨有家族史者;⑩嬰兒期發病的某些癲癇類型,如嬰兒痙攣癥;⑩長期用抗癲癇藥物治療不當,或未經正規用藥,導致癲癇發作不能控制;⑩起始治療被耽擱;⑩每天發作數次或持續狀態,癲癇傾向于持續復發;⑩發展為大發作的失神癲癇。
以上就是關于難治性癲癇病的介紹,雖然叫“難治性”,但是通過長期的藥物調整與治療,EEG由重度異常轉為中度或輕度,中度異常轉為輕度甚至正常。臨床發作次數也相應減少,癥狀減輕,并有9例在停藥后2~3年內無發作,這說明難治性癲癇是可以治療的,并有可能治愈。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