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3-22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疾病大家都不陌生,癲癇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癲癇的出現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折磨,更給癲癇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那只有正確找出癲癇的相關病因,才能更好的治療和護理患者,癲癇的原因。
1、神經元癇性放電的發生:
正常情況下,每一種神經元,都有節律性的自發放電活動,但頻率較低,一般為10~20Hz。在癲癇病灶的周圍部分,其神經元的膜電位,與正常神經元有不同,在每次動作電位發生之后,出現稱為:“陣發性去極化偏移”的,持續性去極化狀態,并產生高幅高頻的棘波放電。在歷時數十至數百毫秒之后,轉入超極化狀態。
2、癲癇性放電的傳播:
當異常放電僅局限于,大腦皮質的某一區域時,表現為部分性發作。若在此局部的反饋回路中,長期傳導,則導致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通過電場效應及傳播通路,也可擴及同側其它區域,甚至一側半球,表現為杰克遜發作。當異常放電不僅擴及同側半球,而且擴及對側大腦半球時,引起繼發性全身性發作。當異常電位的起始部分在中央腦,而不在大腦皮質,并僅擴及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時,則表現為失神發作;而廣泛投射至兩側大腦皮質,和網狀脊髓束受到抑制時,則表現為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
3、癲癇性放電的終止:
其機制未明,可能腦內存在主動的抑制機制。即在癲癇發作時,癲癇灶內巨大突觸后電位,通過負反饋的作用,而激活抑制機制,使細胞膜長時間處于,過度去極化狀態,抑制放電過程的擴散,并減少癲癇灶的傳入性沖動,促使發作放電的終止。此外在此過程中,抑制發作的代謝產物的積聚,神經膠質細胞對鉀,及已經釋放的神經介質的攝取,也起重要作用。
4、影響癲癇性放電的因素:
癲癇性放電的發作、傳播和終止,與遺傳、生化、電解質、免疫和微量元素等多種因素有關。具有癲癇遺傳素質者,其膜電位穩定性差,在后天因素及促發因素作用下,容易引起癲癇性放電及臨床發作。癲癇性放電與神經介質關系,極為密切,正常情況下,興奮性與抑制性神經介質,保持平衡狀態,神經元膜穩定。當興奮性神經介質過多,或抑制性介質過少,都能使興奮與抑制間失稀,使膜不穩定并產生癲癇性放電。細胞內外鈉、鉀的分布也影響膜的穩定性。血清鈣、鎂離子減少,可使神經元興奮性增強;微量元素鐵、鋅、銅、錳、鋰等在癲癇發作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在致癲癇病因作用下,血腦屏障破壞,腦組織抗原進入血液循環,可產生抗腦抗體,后者作用于突觸,封閉抑制性受體,減少抑制性沖動,亦可促成癲癇性放電。
癲癇的存在嚴重的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正確認識早期癲癇的癥狀表現。可以及時的治療,及時檢查和治療癲癇。有利于疾病的康復。癲癇患者的診斷非常關鍵。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