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0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我們應該多多了解相關知識,便于健康與生活。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情況,患有癲癇病史的母親,即使癲癇不發作了,也最好不要給寶寶喂母乳。
當然母乳是寶寶最佳的天然食品,熱量高、成分配比合理,有利于寶寶的消化和吸收,但是母親如果正在服用治療癲癇病的藥物時,最好不要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寶寶。
因為抗癲癇藥可分泌進入乳汁,如果寶寶間接食用的藥物量,超過最大限度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嬰兒癲癇的一些癥狀出現,比如突然間孩子頭向左/右偏,低著頭,手向內旋,同時肘關節發硬。一般時間很短,大概一秒鐘就恢復正常。
如果癲癇母親服藥期間,親自為嬰兒哺乳了,那么家長也不要過于擔心,因為部分抗癲癇藥物對嬰兒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這時我們要做的是,檢查嬰兒飲食到的癲癇藥物量有多少。那么,我們又如要評價嬰兒的藥物量有沒有達到最大量呢?
主要方式如下:監測母親用藥后的血清藥物濃度,并輔以對嬰兒的臨床監測。
附加說明:癲癇媽媽用藥須知。
抗癲癇藥物禁用于哺乳期,因為它可能會在2歲以下嬰兒中存在肝毒性。因為嬰兒代謝率低,抗癲癇藥物可導致鎮靜。監測嬰兒的血清藥物濃度有助于觀察其毒性情況。
通過了對上述內容的了解,加深了對癲癇的了解,懂得預防癲癇,了解癲癇,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好遠離癲癇的危害。愿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幸福,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