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是小兒神經系統常見的癥狀,是中樞神經系統發作性的功能障礙,病因復雜。根據國內初步調查,癲癇占人群的0.78%~1.75%,小兒的發病率尤高,并可能影響小兒的精神及發育。
中醫中藥治療本病不乏成功的經驗。中醫學認為癲癇發生的原因有:先天因素(胎中受驚,元陰不足)、血滯心竅以及驚風之后,瘀阻竅道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外感風邪、內傷飲食、驚駭恐懼可成為誘發因素。痰阻氣逆、淤血為其主要的病理過程;病位在心、肝、脾、腎。臨床可分為陰癇、陽癇、驚癇、風癇、痰癇、食癇、淤血癇等證型。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平肝熄風、豁痰開竅、熄風化痰、鎮心開竅。如反復發作,宜用健脾化痰、調補氣血、養心益腎等法固本培元。
在辨證的原則下,根據病童的大發作、小發作、局限性發作、精神性發作和間歇期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配合癇得安、啟脾丸等中成藥,加上穴位針灸療法,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癲癇經發作期治療后,須預防間歇期再發。在控制病程之后,仍須堅持服藥6~12個月以上,使體質改善,疾病痊愈。平素則注意患童的生活作息、精神調節和飲食。忌食肥甘生冷之品,適當的體育運動鍛煉。實踐證明,只有患者家屬和醫生加強配合,小兒癲癇病是完全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