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因癲癇病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而抗癲癇病藥物自然是作用于大腦。所以有很多家長對抗癲癇病藥物治療很擔心,而陷入了不必要的誤區。
1、害怕影響智力,這是小兒癲癇患者的家長最為擔心的一個問題,因此很多家長不敢給孩子用藥。實際 防止癲癇影響智力發育最有效的手段是及早地控制癲癇發作。因為每一次癲癇發作均可導致大腦神經元損害,直接影響智力。據觀察,每天癲癇發作一次以上的孩子,智能損害一次,病程越長,發作次數越多,對大腦損害程度越大。而早期、正規、合理的藥物治療可以避免智力損傷。
2、擔心藥物副作用, 常用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是損害肝臟、造血系統及胃腸道反應等,但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地控制劑量,是可以減少或避免藥物副作用發生的。因此患者在用藥期間,要定期查血象、肝功能,一旦有異常應做對癥處理,并調整抗癲癇藥物種類。而不是采取不用藥物或減量的方法,這樣對疾病的康復是不利的。
還有些家長認為醫院開的藥沒有效果,要求醫生換藥,醫生不給換,家長便帶著孩子到其它醫院開藥,然后讓孩子同時吃好幾種抗癲癇藥物。同時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癲癇藥可能在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效學的各個階段發生相互作用,如苯妥英鈉可以抑制丙戊酸鈉的血中濃度,魯米那可以降低苯妥英鈉的血中濃度。所以,通常以單一用藥為主,必要時才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三種及以上藥物應謹慎合用。
3、停藥過程太快,癲癇癥狀得到控制之后患者仍需根據醫囑繼續服藥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預防復發。但一些患者認為自己已經痊愈了,不需要服藥了,便擅自突然停藥,結果導致復發。當患者的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5年,且腦電圖正常,可考慮逐步停藥。但停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狀態,且要定期復查腦電圖。若始終無臨床發作,腦電圖亦正常,則可繼續減量,直至全部停用,一般停藥過程需要1年左右。若減量過程中或停藥后又有癲癇發作,則要重新開始抗癲癇治療。
4、 用用停停,有些患者及家屬對癲癇不了解,發作了就去醫院看病,吃幾天藥自覺好了就停藥,之后再發作,再吃藥,反反復復。癲癇不是急性疾病,吃幾天藥,癥狀好轉就可停藥。癲癇發作時對大腦的損傷多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癲癇患者必須堅持長期、按時、按公斤體重計量規范使用抗癲癇藥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此,癲癇患者及家屬必須有所認識,千萬不可不發作馬上停藥,再發作,再吃藥,以避免造成嚴重后果。
5、擅自用藥,有些家長在帶孩子治病時表現出非常急迫的心理,總是覺得醫院開的要見效慢,擔心有副作用,以此自己擅自換藥。但 癲癇發作類型不同,選用抗癲癇藥物也不一樣,不在醫生指導下擅自用藥是十分危險的。
6、相信“靈丹妙藥”,由于癲癇是一種慢性病,治療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后才能有明顯的效果。于是一些患者便相信社會上所謂“靈丹妙藥”,結果病不但沒治好,還可能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