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0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是一個發作性的疾病,該病的到來危害著很多人的健康,而該病主要是因為腦內的神經原群過度地異常放電,造成的陣發性的腦功能的障礙。個疾病也是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一個主要疾病之一。那么,癲癇病患者的預后該怎么做呢?
1、未經治療的癲癇自然病史,據報道20%到30%的癲癇病人可以自發緩解。影響自發緩解的因素:
①特發性或癥狀性:特發性癲癇的自發緩解率高于癥狀性者。
②病程:病程越短,自發緩解率越高,這是影響到癲癇病的預后因素。
③發作類型: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和單純失神發作的緩解率較高,復合型發作緩解率低。
④發作頻率:發作頻率越低預后越好,每月發作少于一次者自發緩解率較高,只有失神發作是例外。
⑤外源性病因:無外源性病因和癲癇家族史的患者自然緩解率高。(7)神經精神缺陷:無此缺陷者自發緩解率高。
⑥起病年齡:10歲前發病者,自發緩解率最高,但1歲前發病者明顯低于1-9歲組,20歲以后起病者自發緩解率低。
2、首次癲癇發作后的復發問題:首次癲癇發作不一定是癲癇,如果復發可以診斷為癲癇。因此,對首次發作的隨訪引起廣泛的重視。首次非誘發性發作后復發率在30%-60%之間。復發與病因、發作類型有關。有明確病因如顱內感染、頭部外傷、畸形等癥狀性發作容易復發。目前認為首次發作并不需要抗癲癇治療,成人出現第二次發作應該使用抗癲癇藥治療。
通過上面的介紹對影響到癲癇病的預后因素有了相應的了解,相信大家對于該病有一定的了解了。也希望對您在治療癲癇疾病時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