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俗稱“羊癲風”,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發作性疾病,在小兒中并不少見。 癲癇發作時其表現不一,有的是全身性發作,有的是局部性發作;在全身或局部發作時也不盡相同。去醫院診治時家長必須向醫生詳盡地描述發作時表現,以有助于論斷。
腦電圖是癲癇的一種手段,但陽性率只有60%左右,如果作24小時動態記錄,則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但作出病因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些病例經過各方面的檢查,病因仍然不明。 一旦小兒確診為癲癇,用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來進行,治療過程中家長應配合醫生,長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服藥 應按照醫生的囑咐調整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原則上以最少的藥物、最小的劑量控制發作為前提。服藥時期應自發作控制后持續2-4年,然后在1-2年內逐漸減量、停藥。一定要堅持每日服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常會引起發作。
2、定期隨訪 期去醫院隨訪療效,觀察藥物的副反應及毒性作用。
3、注意安全 癲癇未完全控制前有隨時發作的可能,所以嚴禁游泳、攀高、騎自行車基在河邊玩,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4、勞逸結合 若癲癇患兒智力正常,應上學讀書。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不良因素,如進水或進食過多、過度疲勞、異常興奮等,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5、心理因素 癲癇患兒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 此外,如果癲癇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遲緩,除積極治療癲癇外,應加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