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患者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一癲癇病患者,不應該只是依賴家庭和社會的幫助,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所以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同病魔做斗爭的過程中唱主角戲。
目前絕大部分患者除了面對服依從性、經濟負擔帶來的心理壓力外,癲癇患者還要承擔特有的心理壓力。比如害怕在公共場所發作引起的焦慮、抑郁情緒;兒童由于病情控制不佳或者物引起智能障礙引發的自卑感;適婚成年人擔心找不到對象或者遺傳給后代等;老年人擔心發作引起的危險等。由此可見癲癇患者在人群中心理障礙的比例非常高,這種心理障礙又會進一步加重病情。
首先是要正視現實,做好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思想準備。有些人,當他得知自己患了癲癇病時,心理上的壓力很大,甚至于悲觀厭世,產生種種不應有的想法。其實,他們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盡量考慮到自己的具體情況,自己為自己創造理想的生活、工作環境,努力消除發作誘因。
另外,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掌握必要的有關知識,明確自己的病情,掌握自己發作時的特點以及容易引起發作的誘因,在治療過程中,認真提供病情資料,遵守醫囑,按時檢查、服,并需閱讀一些書籍,了解有關癲癇病的常識。這樣,在治療過程中才能更主動,心里才有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發作,治愈也是有希望的。
同時,誠懇接受善意的幫助和支持,不要產生逆反心理。在精神上,不要把自己當成病人,也就是說不要產生病態心理。癲癇發作可以用物控制,但病態的心理,醫生更難找到有效的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