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是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導致的一種發作性、突然性、反復性、短暫性腦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腦部疾病。了解癲癇病發作初期的征兆可以及時有效的預防發作,從而更大限度的減少癲癇發作對病人身心和智力的影響。那么癲癇發作初期征兆都有哪些呢?
癲癇病發作初期征兆表現:
1、癲癇病的初期癥狀一般表現有易激惹、煩燥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癥狀。
2、癲癇病大發作初期癥狀一般表現為:發作前數秒鐘內病人出現的錯覺、幻覺、自動癥、局部肌陣攣或其它特殊感覺等。
3、有些精神運動性發作也可出現類似大發作的前驅癥狀。
4、癲癇病發作先兆包括以下幾種:
①軀體感覺性先兆。包括刺痛、麻木、感覺缺失等。②視覺先兆。包括看見運動或靜止的光點、光圈、火星、黑點、一團單色或彩色的東西等。③聽覺先兆。包括聽見鈴聲、鳥叫、蟲叫、機器聲等。④嗅覺先兆。包括聞到燒焦了的橡膠味、腥味、硫.酸等刺鼻難聞的氣味。⑤味覺先兆。包括口中有苦、酸、咸、甜、膩等不舒適味道。⑥情緒先兆。包括焦慮、不安、壓抑、驚恐等,恐懼是最常見的一種。⑦精神性先兆。包括錯覺、幻覺、看見了或感到了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和場景等。另外,還有眩暈、上腹部不適、頭部不適等。
5、癲癇病持續狀態是指病人抽動剛剛停止又開始抽動,反復發作強,發作間歇期病人的意識不完全恢復。發作時間超過20 ~ 30分鐘,將造成大腦長期缺氧,全身性癲癇持續狀態表現為以下幾點:
①全身性強直一陣攣性癲癇病持續狀態,與癲癇病大發作相同,出現強直、陣攣、抽搐延續不止、伴有植物神經障礙、瞳孔改變、肌胡力改變及病理征。②全身性肌陣攣癲癇病連續狀態,表現為節律性、反復性、局限性或全身性肌肉抽搐,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發作時意識無喪失。③全身性失神持續狀態,表現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混濁,無強直性肌陣攣抽搐。
6、其它:顳葉癲癇病多有聽覺、情緒及上腹不適先兆;頂葉癲癇多有軀體感覺先兆;枕葉癲癇多有視覺先兆;額葉癲癇多無先兆,但有時可迅速波及相鄰區域。若傳播至中央后回可引起軀體感覺癥狀;若傳播至枕葉可致幻視。
癲癇病大發作,又稱全身性發作,半數有先兆,如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發作時(痙攣發作期) ,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后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強直、呼吸停頓,頭眼可偏向一側,數秒鐘后 有陣攣性抽搐,抽搐逐漸加重,歷時數十秒鐘,陣攣期呼吸恢復,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現血沫)。部分病人有 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進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識逐漸恢復。
癲癇病小發作,可短暫(5~10秒)意識障礙或喪失,而無全身痙攣現象。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 低頭、兩眼直視、上肢抽動。
癲癇病又被老百姓稱為“羊角風”或“羊癲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癲癇病發作的病人,看到他們痛苦的樣子其實很想伸出援手,但苦于對癲癇的急救不了解,害怕盲目施救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那么在癲癇發作的急救過程中有哪些禁忌?
正確的急救方法
1、解開患者的衣領褲帶,使其呼吸通常,避免窒息。
2、可趁患者嘴閉緊閉之前,迅速將手絹、紗布等卷成卷,墊在病人的上下齒之間,預防牙關緊閉時咬傷舌部。但如果病人已經緊閉雙嘴則不要嘗試撬開。
3、當患者發作將要倒地時,如有人在其身旁應扶住病人使其慢慢倒地,以免跌傷。
4、當病人抽搐痙攣停止,進入昏睡狀態后,應迅速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同時抽去其上下牙之間的墊塞物,讓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嘔吐物流出,避免窒息,同時舌根也不易后墜而阻塞氣道。
癲癇病發作急救中的禁忌
1、限制發作,在患者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或試圖使患者抽搐的肢體恢復平直,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等損傷。
2、移動患者,當癲癇病患者突然發作倒地時,應先移開患者周圍可能造成傷害的東西,但不能移動患者,除非患者處于危險之中。
3、往患者口中塞入任何東西,有些人為防止患者咬傷舌頭而強行往患者口中塞入木筷、勺子等。這樣有可能導致患者牙齒斷裂、松動,如果患者佩戴假牙,強行撬開病人緊閉的嘴還可能導致假牙脫落而誤入呼吸道。
4、用涼水潑,按人中,用針刺。有些人看到病人發作以為用涼水潑可以使其清醒,但涼水的刺激可能導致患者的癥狀更加嚴重。
專家提醒:如果患者是第一次發作,或發作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或連續發作,且發作間歇病人意識沒有恢復,則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