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付薔:今天作客我們演播室是劉新穎劉老師,石景山某中學的一位心理老師,今天我們主要談的話題主要圍繞哪些方面?
劉新穎:因為我是中學心理老師,學生都是處在一個13歲到16歲中間,這個青春期是孩子遇到問題最多的時期,孩子在這個青春期都有一個極大的變化,既然是高度成長,就會在成長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然后我們在做的過程當中,結果發現還是有些規律可循,就是來講一講,把握住這些青春期特質一些規律,這樣對孩子成長我覺得能更好一些。或者說更順利一些。
付薔:我們來看今天這幾個案例,第一個孩子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孩子姓楊,14歲一個男生,上初三,是獨生子女,父親沒有職業,初中文化,家庭中他的父親和爺爺關系不是很和睦,這個學生和爺爺奶奶同住,這是他的基本情況,我們來看看班主任和他的父親對他的一些描述。
班主任描述:這個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而且時不時動手發生,因此同學關系比較緊張,很少參加集體性活動,與老師疏遠,而且對老師批評比較反感。一個星期天不知何故用拳頭猛擊后門,在這個星期午飯的時候,與同學發生口角,從書包里拿出一個刀刺向同學。
父親描述:小學階段還是很好的,成績也還不錯,自己基本能照顧好自己,不用大人費心,回到家里與父母很好,感覺到中學開始,愛發脾氣,即使親戚對他的寵愛的表現也回生起,經常會慪氣,對不喜歡的老師,更不會聽他的課,而且作業也不做,也不問老師也不問父母,也不愿父母管他工作,因此學生成績逐漸下降,這是他的現象。
劉老師您怎么看這個學生?
劉新穎:這個學生上中學開始愛發脾氣,他表現為兩個,一個無故踢打教室后門,后來我和這個學生做交談時,這個孩子就說,他覺得心里面非常憋氣,就是有火,我要發泄一下,我打人肯定這個人受不了,就是像墻,正好站在門后邊,這樣把心里的火給發出來。后面口角也是,不是一個很大一件事,就是坐在一起兩個人因為吃飯的時候,閑聊天,也是一個男生說了一句話,他不愛聽,然后他就跑到他自己座位上從書包掏出一個水果到刺向和他剛才說話的那個男生,索性沒有刺中,還有一個其他同學拉住了,要不然后果非常嚴重。當時他的班主任非常害怕,這個孩子出現問題非常嚴重,這個時候就通知我,然后共同商量這個孩子出了一些什么問題。
我跟這個孩子做了很多的交流,這個孩子是一年前發生,現在這個孩子已經升入高中了,據我反應他還是可以,但是和其他同學出現一些小摩擦,或者生氣慪氣,但是像大的攻擊性沒有了,比如說拳擊后門,用刀刺同學沒有發生。但是他還明顯和其他學生相比,愛發脾氣,生氣還是明顯多一些。我覺得為什么呢?實際上和他本身一些早年期,或者他家庭發生的關系,就是這樣一個情況,在跟他聊天過程當中,或者在說這個案例中,他也慢慢把他的家庭情況告訴我,通過了解,我感覺他不是無緣無故發脾氣,而且他發脾氣有他心里的憋氣。其中有一個他的家庭不是屬于民主性家庭,他的教育方式,他從小,第一在心理學上就是隔代撫養長大,他的父親和他的母親在他半歲就離異,他說他也不清楚,他大人也不愿意講,但是發生了劇烈的爭執,他母親一氣之下走了,但是他由保姆撫養,他和爺爺奶奶一塊長大,在他3歲他父親又娶了后母,他父親和爺爺之間經常發生口角或者發生動手,所以他父親在外面租房住,因為他父親無業,這個孩子實際上由他爺爺奶奶撫養。他的爺爺屬于那種非常典型轉制家庭,他的教育方式就是說,沒有非常民主,而是什么,經常采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1] [2] [3] [4] [5] [6] 下
付薔:或者是命令式的教育。
劉新穎:他說有一次,小學階段不知道什么原因,惹了他爺爺,在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爺爺把他綁在床上。
付薔:我覺得這有點過激。
劉新穎:所以他解決問題就形成一種方式,就是習得行方式,就他從爺爺身上,或者他爺爺和父親交往,他覺得最干脆最簡單解決方式就是武力。
付薔:而且就是痛快。
劉新穎:這個就是他認為解決起來比較簡單。
付薔:他心里有沒有知道一些其他的途徑,這個時候他意識不到。
劉新穎:他意識不到。他小學開始3年級之前,他爺爺打他,他躲到一個角落把自己封閉起來,同學們欺負他也是,實際上為什么他感覺到不安全,當時他感覺自己力量比較小,他內心感覺比較痛苦。我也感覺非常讓我難受,我在做的過程當中,有些很多時候我非常氣氛,因為咨詢師應該保持一種中立態度,但是有時候我坐不住了,甚至坐不好那種中立,我覺得這樣一個家庭確實有問題。他后面出現的超出一般孩子一些,這種原因,或者為什么他出現這么強烈攻擊性問題出現。在跟我開始談的時候,他很激動。他們老師說跟我談一談。他后來說,我們老師讓我來的,我就來了,你愿意說什么就什么,反正事都是做的。
付薔:當時還不是特別接受您,還不是特別接受這種咨詢方式來進行自己心理問題。
劉新穎:他自己這種思維方式和他行為方式,從小受到他家庭的影響,或者本身他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就形成這樣一種行為方式,思考問題的方式。他對其他思考方式,他覺得沒有,第二退一步講我即使認為有我覺得也不合適我,我覺得我這種方法最痛快,誰惹了我,我就要反擊過去。
付薔:后來經過您的輔導之后。
劉新穎:咱們主要是我覺得解決,一個最主要是攻擊性行為,還有一個就是為什么攻擊,實際上他自己也知道,我和老師的關系不好,和同學關系不好,我覺得這兩個有聯系,但是分別是兩個問題,所以先逐一解決,第一先解決攻擊性行為,先用行為治療方式,然后來去掉他這種行為,具體用一些代替法,讓他去除掉這種行為方式,在做這個的時候一定要做深呼吸,在咨詢當中我教會他輕做兩次到三次,咱們做放松的方法,我現在模擬一個環境,我就是對面一個孩子,甚至有一次我把和他口角的孩子帶到一起,你們兩個模擬一下,這種模擬的時候,出現非常強烈的情景,這個時候我告訴他,你用老師教你一些放松方式來做一下,慢慢讓你的情緒降下來。經過幾次交流之后,告訴他回家繼續,大概一個多月之后,他這種攻擊性行為就少了很多,讓他學會自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自然而然攻擊性行為就下降了。這種東西我覺得只是能解決,并沒有解決更深層次的東西。更深層次的東西就是第二步,解決人際關系,也是用一些模擬方法,比如你看到哪個老師,你感覺他最不好,你不喜歡看到他,你會怎么樣?然后他就說,我的情緒就怎么怎么樣,我現在就來扮演那位老師,你還是你,咱們再溝通一遍,這時候有什么表現,這時候你這樣表現,你粗魯。下面你是那位老師,我是你,咱們再來模擬一下,會是什么情況,然后模擬完之后,你發展我在做你的時候,和你自己在做你的時候有什么區別嗎?實際上就是教給他在和人交往中一些技能技巧,也就是讓他思維方式發生一些改變。經過幾次模擬之后,他還是可以。然后還給了他一些書,或者還有班里那個同學跟你不錯,你能給他說上兩句話,我說那好,咱們一塊做個預案,你兩天之內,你想想,我采用一個什么方式,用一個什么借口,然后和孩子說上20多分鐘話,然后我和他有共同交流的機會,采用這種行為治療的一種方式,來幫助他,這是第一步。后一步,強調他改變認真。
上
付薔:怎么改變認真?
劉新穎:你發現沒發現你想法有認知的狀況,你先掌握你的錯誤觀念,他覺得天底下唯一一種解決方法,就是我的方法,我就問是唯一嗎?你覺得天底下就只有一種,他說沒有。他們關系都非常好,我跟他們關系就不好,他們說話就很好,我一說話他們就不搭理我,我就舉起拳頭。我一說,你就立即找到了,這個人跟你的關系不好,實際上類似后面也有,就是找到他一個一個錯誤,一步一步剖析錯誤觀念當中,本身認知觀念就有了。再一個,在過程當中,認知得到提高,在他和他父親當中,因為他跟他同學來講,和他家庭來講,和他也爺爺、奶奶、父親來講還是算好,實際上最大問題是和他的家人,他說了他父母,他跟他后母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個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他說同學之間再不好,有時候我還能讓開,我走這兒,或者說發本,我發你本,他跟他繼母從來沒有說過話。他跟他爺爺也是,他老躲著他爺爺,和他父親一樣,他的家庭關系實際上是一團糟。然后他在學校當中和學生關系得到改善之后,就要借鑒如何改變過程,如何改變的方法,把他應用到他的家庭當中去。
后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