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想象中的全職太太,或許會有一點與社會脫節。即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買什么都可以刷丈夫的卡,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也許會很貧乏。丈夫若是回家晚了,或是忽略了點什么,很快就能把面前的女人變成怨婦。當然,實際情況怎么樣,還是男性同胞最有資格發言了。
讓全職太太來得更猛烈些吧
李尋歡(30歲,網絡作家、出版人)
對于時下的一些女同胞們來說,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出門做OL(OFFICELADY)還是留在家里做全職太太?首先,我要恭喜您,尊敬的女士,祝賀您慧眼識珠當機立斷有勇有謀成功釣得金龜婿!———因為有資格考慮這個問題的家庭,都是有成功男士支撐的中產階級以上級啊。其次,我將用以下幾百字的時間鼓勵您,勇敢走出這社會進步的一大步!
曾幾何時,有工作對女性來說是件光榮的事情,七八十年代的城市里,最殷實的家庭就是“雙職工”,你想,在當時每人工資百十塊錢沒有任何其他收入的時候,多一個職工,好比村里多了好幾個壯勞力呢。
可是,社會變化也真大啊。現在的社會層次分布太廣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里,奔馳寶馬已經當出租了,老板們高級職業經理們年薪也都十萬美金計量了。過去,養家糊口要婦女頂著半邊天,現在,有錢男人的問題已經是動輒就養好幾個老婆好幾個孩子了!
所以說,從經濟角度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收入階層家庭具備了這個條件。而從社會角度看,業已有充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發達國家的社會實踐表明,男主外打拼事業,女在家相夫教子的模型最穩固,最合理,最有比較優勢,最適合分工和效率理論。
綜觀日本西歐等全職太太盛行的地區,我們必須強調,新的全職太太可不是傳統的沒文化只管一個一個生娃然后圍著灶臺轉的鄉村婦女,而是經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熏陶的中間力量。這些有經濟保證有社會閱歷也有文化的新型婦女,不僅是消費的主力,時尚的先鋒,還很大程度上是主流文化的影響者甚至是締造者。
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要那么多三八紅旗手好不好,為人婦為人母的女同志青春也不多了,總不能還和大學剛畢業的小女生拼工作,男人們努力多賺點錢,送她們回家待著吧,學學插花和園藝,研究點文學和美學,指導一下老謀子不要拍那么土的電影,經常搞些時尚的PARTY,成天花枝招展地風情萬種地扮成社交名媛貴婦。多好!
所以,男同學女同學請一起跟我喊口號:讓全職太太來得更猛烈些吧!
全職太太,看上去很美
毛衛東(30歲,網站總編)
說起全職太太,身邊的人全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反對派,身為男子漢,為何如此缺乏照顧太太的勇氣?各位先來聽聽我的理由。
首先是客觀經濟條件不允許,本來兩個人的薪水加一起用,現在一個人頂,而且既然是讓自己的女人做全職太太,當然是要讓她每天上午10點到百貨公司報到盡情敗家掃貨,下午“篤悠悠”喝完英式下午茶再回家的那種,若是每天苦哈哈地在菜場為一角錢跟菜販爭執不休,那還說什么全職太太,比起很多歐巴桑可能尚且不如!
能讓太太安心在家做全職太太的男人,肯定是多賺一點的。可我們這班高級打工者,薪水雖然還算不錯,不過是份牛工,現在的房價算一算要十年收入才能還清房貸。工作辛苦不說,還隨時有人頂上,事事聽憑老板差遣,風里來雨里去,咬緊牙關,出盡百寶,不過勉強應付萬惡生活。哪天公司運作一個不暢,說不定立即得下堂求去,到處是槍林彈雨,簡直險過諾曼底登陸日的奧哈馬灘頭。如此環境,當然是希望能有一位知心體貼的太太共同作戰,小兩口共同建設小家庭。
其次是生存壓力。即使經濟條件“搭夠”,太太在家里坐久了,對她自己都不一定是件好事。一開始打著吾愛吾妻的旗號讓她休息,在外面拼累了的她必然感激,但時間一長,老公與家庭完全脫節,不知道書報費是否超過一百元,妻子與社會脫節,每日只光顧美容院健身房和百貨公司,研究電視長篇劇的細節,最多穿著性感睡衣上網轉轉,每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民間之疾苦。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打電話給老公也不過是“今晚是否回家吃飯”這類對白,就算回了家也沒什么話好跟太太講,日子久了新鮮感過去,婚姻質量堪虞。職業女性婚姻一旦觸礁尚有事業這塊浮泡可以抓著,全職太太到時可是啥都沒有,除了屈辱地伸手跟老公要贍養費,恐怕沒有其他辦法。
總結陳詞:全職太太,看上去很美,其實不妙!不管別人怎么想,總之我是不娶的!
她們的日子不好過
孫東海(34歲,婚姻顧問)
現在有好多未婚女性,羨慕全職太太,其實,全職太太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可能這就是生活的“圍城”吧。
成為全職太太的原因有多種,如:丈夫忙,無法顧家;為撫育年幼子女等。最終的原因都是為了這個家,太太在家中撐起了這半邊天。
有種偏見,全職太太就是家庭婦女,她們天天圍著丈夫、子女轉,不聞天下事。其實,太太負責家庭的大小事項,她接觸面十分廣泛,首先是采購專家,熟悉各類生活設備、用品性能及價格;其次是社交專家,代表家庭與外界方方面面打交道;再是烹飪及營養專家,要負責全家人的飲食及營養調配的問題;還是心理咨詢專家,當丈夫、孩子情緒不高,心煩意亂時,太太可以安慰、開解他們;最后是教育專家,承擔子女培養的重任。要從容地在這些事項上游刃有余,必須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最典型的人物:王熙鳳。
有些人認為,全職太太是丈夫養活的,經濟上不獨立。其實,沒有后方的安定,哪有前方的發展,“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婚姻法中也規定,婚后兩個人所有收入都屬于共同財產。全職太太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社會就業壓力有部分緩解,騰出一部分工作崗位。
富翁眼中的全職太太
關于全職太太的問題,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千萬富翁中的4位,不妨一起來聽聽“實力派”們的意見。
(王先生41歲某品牌總經理)我認為全職太太不大好,如果臨時因為身體不適之類的原因不工作是可以的,但不應長期這樣。并不是在乎她能賺多少錢,而是因為工作可以豐富她的精神生活。如果太太不工作,雙方沒有了共同的話題,無法溝通,這是很危險的。背叛通常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突然間發生的,夫妻間情感上的疏遠會慢慢產生一些不良的后果。
(鄭先生33歲IT集團老板)我覺得全職太太并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老公能夠負擔家庭的開銷,太太不上班也沒有關系。主要看她個人的意愿。太太工作如果很忙的話,有了小孩以后總歸也會放多些時間在家的。
(阿偉 30歲證券精英)我傾向于太太出去工作。經濟上是一個考慮,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她要有事做,要去了解外面的變化,才不會和丈夫的思想脫節。工作對人來說就是有所追求,氣質上就會不一樣,不工作的人會有一種慵懶的感覺。
(家明 35歲投資公司老總)我不大贊成全職太太這種現象,她的朋友圈子會縮小,知識結構也會有問題。“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大致我是贊同的,就像公司里一般是男的跑業務的多,女的做行政工作的多,但是不要極端,太太找份不太忙的工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