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成績下降,心理郁悶導致自殺;同學產生矛盾無法解決就要割腕;和父母拌嘴不開心又悶聲不響地離家出走,甚至從高樓上一躍而下……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并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
【案例】
丹丹念小學時成績特別好,但深入預初后,因為不適應新的學習方式,丹丹的學習成績直線下落。對她抱有極高期望的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她不知道女兒身上發生了什么事,也不想知道,她只要丹丹把成績補上去。
指責、加壓、激將……各種“折磨人”的方法丹丹都嘗遍了,可就是不見起色。自尊心很強的丹丹又羞又恨,感到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更無法面對母親,漸漸出現了上學恐懼癥:一看到校門就雙腿發軟、惡心頭暈,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感!拔抑雷约翰粚,但我真的無法克服這種恐懼!太痛苦了!”丹丹在日記里這樣寫。終于有一天,丹丹吞下了50多粒安眠藥,被送往醫院急救。發生了這件事后,丹丹的母親沒有和女兒溝通,只是把家中的安眠藥藏了起來,但她沒想到,被搶救過來的丹丹又將刀片伸向自己的手腕……
丹丹這樣的案例非常典型,遇到學習壓力時,得不到幫助,只有母親功利的逼迫,孤獨無助的丹丹才選擇了絕路。
【問題】
目前,家長和社會已經意識到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對兒童青少年心理障礙的識別和處理仍然缺乏必要的知識,缺乏良好的親子溝通。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時,也常常對前往醫院作心理咨詢有所顧慮,或者不知該去何處就醫。
本次調查顯示,中小學生的自殺意念發生率處于國內中等水平,但中小學生自殺意念的發生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上升,因此,小學生的自殺問題狀況也不容樂觀。
在自殺意念的性別差異上,自殺意念的發生均為女生高于男生。但女生常?赡芤驗槟懬佣灰欢▽⑾敕ǜ吨T行動,而男生則更易于實施自殺行為。因此,在自殺的預防干預上,應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特點進行。
父母對孩子自殺行為的影響重大。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有相當大的影響,父母之間的關系、遇到問題是用商量、埋怨還是逃避的方式解決……這些做法都會影響孩子將來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嚴重的就會導致孩子因絕望引起自殺。
親子關系是影響孩子自殺行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父母不能因為工作忙碌就以金錢代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否則孩子只會認為你不夠愛他(她)。
【專家支招】
如何預防孩子產生可怕的自殺念頭?如何在孩子有自殺傾向時及時制止?
首先要理解孩子。比如早戀,青春期誰沒有情動的時候,家長發現后不宜嚴厲制止,而應該以商量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如何正確看待青春期交友的問題。如果一上來就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孩子馬上就會產生抗拒心理,決不愿意把心里話告訴你了。
其次,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指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也包括求助的能力,因為很多自殺的孩子是因為無助又不知道找誰求助,最后在絕望中離開人世的。
最后,家長要重視并學會識別孩子情緒的波動和情緒障礙。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軀體毛病非常重視,寧愿請假也要陪孩子去看發燒,但對于情緒上的問題卻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