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中學時就有過同性好朋友,好到可以親吻撫摸。大一時和另一男生相戀,關系親密,大二時一起去農村做社會調查,倆人就睡在一起,有了性行為。可回來后,“他對我冷淡,原來他交了女朋友,他不是真正的同性戀者,我倆的事沒人知道,我也沒話可說,只是心里很不好受,其實班上也有女生對我有好感,但我對女性毫無興趣,所以就來找你談談。”我不可能也不需要對他陳述之真偽作任何判斷,但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苦楚。
同性戀者的心聲
采訪中,記者接觸到不少同性戀者,我們不妨先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我們其實是很正常的人,請不要把我們當成“怪物”甚至壞人或社會渣滓看待。我們并不奢求得到社會的認可,只求得到社會的寬容和理解。不管我們每個人表面表現得多么坦蕩瀟灑,但實際上我們都生活在社會的陰影中,生活在自我的陰影中。
——應該承認,我們的交往范圍確實比較狹窄,但除極少數人在一定環境下有可能會膽大妄為外,大多數還是循規蹈矩地生活、工作、學習。因為我們十分清楚,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是社會和家庭都不能包容的。為了保持自尊,我們必須學會巧妙地隱藏自己,藏得越深越好。
——在頗為壓抑的環境中,我常常自嘲,管我們這類人叫“永遠走不出陰影的人”,在一個“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春風吹不到的地方”頑強地、不屈地生活著。
記者并非此方面的專家,很難對都市同性戀問題作出一個明晰的判斷乃至結論,但當聽到眾多同性戀者如此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心里還是有微微一顫感覺。同性戀者本身并沒有什么大錯,用一部分專家的話說,僅僅是胚胎的大腦在發育時遺傳變異造成的。既然如此,社會各個方面就不應冷漠、排斥,更不應歧視、嘲諷。早在150年前,達爾文就說過:“我們看待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就如同看待一個病人,恰當的做法是憐憫而不是憎恨和厭惡。”同性戀者顯然并非道德敗壞之人,那就更應得到社會和公眾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