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李蕭桐(化名) 年齡:40歲 職業:深圳福田區某建筑監理公司職員
男人四十困惑多,對一個在40歲這年遭遇了事業瓶頸的男人來說更是這樣了。
我來深圳的時間其實很早,80年代末就來了。原來在深圳建設控股集團下面的一個建筑企業工作,做現場管理,由于職位一直比較低,10多年都是普通的主管級,單位的效益不好,工資一直很低,到現在還住在原來單位分配的三房里。我原來的愛人是中學的同學,做教師的,后來分手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提升的速度慢,這是做男人的悲哀,F在我帶女兒生活,她今年15歲,上初中。
在我39歲這一年碰上了事業的瓶頸,原來單位搞股份制改革,分流了一批二線的管理人員,這中間就有我。我來深圳后過的一直是“太平日子”,國有企業嘛,效益再不好也能過下去,沒有想到沒有遠慮就有了近憂,去年就被分流了,也就是“下崗”。40歲的時候還要改行,總有不穩定的感覺,特別是在國有企業這樣“太平”的地方呆久了之后。雖然我也很快找到了工作,在一家監理公司做監理,但可以說幾乎還沒有上軌道,還在調整期。
男人就是這樣,事業上不順了,在外面找不到成就感,就開始想要回歸家庭。沒有想到就在我要回家,從相依為命的女兒身上尋找一點親密情感慰藉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在家里在女兒眼里已經快要成了陌生人了。這是最悲哀的事情了吧。
我雖然對女兒很珍愛,在她的生活上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因為平時工作上的事情很多,和她的交流其實很少。有了回歸家庭的想法之后,有一天晚上,我特地抽時間和女兒聊天。不經意間女兒說起了她的一個同學,各方面都比她差,甚至在她看來根本“不入流”,但由于家里很“有錢”,全身上下都是時尚和潮流。說著這些的時候,女兒的口氣中流露出羨慕的神情。我覺得她的想法不對,正想開導開導她,沒有想到,她說了一句讓我目瞪口呆的話:我中學一畢業就出來打工,攢了錢將來自己做老板。對于一心想培養她上名牌大學的我來說,怎么能允許她有這個想法。于是訓斥了她幾句。沒想到她一點不買賬:“上了大學有什么用?你不就大學畢業的嗎?一個月還掙不回我同學脖子上的一臺MP3!”我被激怒了,說她:“年齡這么小就這么愛錢,怎么這么像你媽……”這顯然是一句欠考慮的話,因為在她的眼里,母親雖然不好,但卻是不容侵犯的。她站起來,睜圓了眼睛,好久才聲嘶力竭地沖著我吼道:“你根本沒有資格教育我,一輩子只配做一個窮酸的職員,哪怕你稍微有本事一些,我媽也不會跟別人跑掉……”說完,沖進了自己的房間,“砰”地摔上門。
女兒的話刺得我的心好痛好痛。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深夜的大街上走了好久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