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高考來臨之前老師可能焦慮,還有誰焦慮?大家說得對,家長!如果家長和我們學生相比,哪一個對考試更擔心,面對高考更緊張?答對了,是家長!一系列的關于高考學生和家長的心態調查都表明,家長在高考之前他的焦慮狀態比學生要高的多!我有一個朋友,是個男的,今年孩子高三要高考了,他就跟我抱怨他老婆:“你看我老婆,孩子一到高三,孩子沒什么事,老婆先變了。整天情緒反復無常,你跟她說話得特別小心,脾氣特別暴躁。你沒惹她,她脾氣先上來了。一不小心還哭!孩子一到高三,家里就這樣了,還沒高考呢就這樣了,到高考時我們一家是不是全都得瘋了?”這說明什么?一到高三時,我們的父母比我們更焦灼。
這個時候又有個什么問題呢?我們這個時候回家次數也更多,要填志愿呀,與父母溝通呀,家長同不同意你考這個學校呀等等,接觸比較多。你們要知道,這一個月,家長比你們處在一個更焦慮的狀態。他們可能會有一些跟原先不一樣的、沖突很大的反應,你想都想不到。有幾種形式的反應:
第一種沖突型。你不想跟他找茬他倒想跟你找茬。你一回家想略做休息,想過一會再看書,他們就來了:“你怎么還不看書?”對你施加壓力!容易和你產生沖突。但我們要知道這種情況是我們家長比較焦躁的結果,我們要理解。
第二種是溫柔型。你在家里呆一段一會兒給你送點吃的一會兒給你送點喝的,一會兒給你買瓶蜂王漿,一會買點那個補品,關心無比,非常過度。你感覺這個家長不像家長了,原先對我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突然變得這么溫柔我都不熟悉了。家長像換了一個人。
第三種是嘮叨型。原先就有些女性家長比較容易嘮叨,現在更容易嘮叨了。一到家就說了,說什么?有高中生總結了在高中時父母常說的幾句話,十大嘮叨常用語:
“作業寫完了嗎?”
“別看電視了,趕緊學習去!”
“上課要注意聽講!”
“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記著玩!”
“這次考了多少分?”
“現在是競爭社會,沒學歷行嗎?”
“我們辛辛苦苦還不都是為了你!”
“要聽老師的話。”“這么好的條件你還不好好念”
“我們那時候……”
所以,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家長的嘮叨情緒更多了。
我們要清楚的是,我們是第一次面對高考,沒有經驗,而我們的家長也第一次當高三學生的父母,他們也沒什么經驗。他們想關心,但是他們關心得不得法,不知道怎么關心。一回到家他們就講:“你報的那個志愿我都沒法跟別人說。我們同事老張家的孩子去年就考上清華了,老李家的孩子前年考上北大了,他們現在怎么怎么樣,老王家孩子出國留學了……”。反正這么一比,你就感覺非常自卑。其實同事中有幾個家里的孩子都進監獄了從來不說,對不對?所以他讓你這么一比,你就非常自卑。你就會感覺我這三年來怎么這樣?這樣就又產生很多的自責感。
還有其它的一些類型表現。比如還有回憶型的,喜歡憶苦思甜:“我們當年比你們這條件差得多得多了,我們還能怎么怎么樣,你們現在的條件多么多么好,現在還怎么怎么樣。”這個不是說得不對,但說得次數太多了,我們聽得太多了。這個時候他們一著急一緊張就會出現什么?他熟悉的那一套又出來了。你比如說,你在一個非常害怕的環境,不由自主會喊什么?喊媽對吧?“哎呀我的媽呀。”對不對?你們的媽在非常緊張焦慮的情況下就不由自主地把她常用的方法拿出來了,雖然憶苦思甜這個方法已經用了無數遍了。這個時候你也覺得煩對不對?
還有一個恐嚇型的,“考不上怎么怎么樣,你考不上就沒有前途沒有出息,考不上你就回家種田怎么怎么樣,考不上就不要回我個家怎么怎么樣……”這些都是我們的父母在這一階段有一些,你看到父母的笑容也少,他們也更緊張更焦慮,他便會有這樣那樣的反應,所以,我們在座的同學你回家的時候一定要理解父母。你不要跟他對著干,為什么?他比你緊張,你要理解他一點。甚至什么呢?你要對他做心理輔導。所以你不要固執的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對高考著急。
社會、學校、家庭,各位同學,我們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你原先想過這些東西嗎?如果出現這些東西你怎么應對你知道不知道?我先告知大家的是在剩下的這一個月之內會遇到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那么在這個基礎之上,在這樣的一個高考的壓力之下,回到我們同學之間,我們做為一個高考考生,容易出現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影響我們的高考成績。下面講第二個問題,高考壓力之下考生的不良心態。
By 遲毓凱 • Feb 25th, 2008 • Category: 教學科研
相關鏈接:
壓力之下的智慧:學生備考心理指導(2)
壓力之下的智慧:學生備考心理指導(3)
壓力之下的智慧:學生備考心理指導(4)
壓力之下的智慧:學生備考心理指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