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其標準大致有如下幾方面:1.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睡眠、運動、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兒喜歡在入睡時由母親撫著、有的偏愛吃某類零食等,這也屬于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并非心理疾病。2.良好的個性,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無怪癖、無惡俗舉止。3.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樂觀、謙讓、樂于助人等正常人格。
具體表現為以下六方面的潛質:
一、智力發(fā)育正常。正常發(fā)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fā)育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智力發(fā)育正常的兒童,在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能夠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正常。在生活中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尤其是對于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東西,會有更多的好奇、興奮、探究行為。
二、穩(wěn)定的情緒。說到心理健康,核心的行為表現是情緒。心理健康的兒童盡管有時也表現一些消極情緒,但不會持續(xù)長久,他們能夠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相對穩(wěn)定。總體上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的情緒和心境。
三、能合群,喜歡與同齡人交往,友好相處。能與人尤其是同齡人平等、友好、和諧相處,對人有同情心,無嚴重的嫉妒心理和孤僻行為,無明顯的凌弱欺小行為等。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愿意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四、誠實、不說謊。說話符合實際情況;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如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人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等等。
五、自尊且有一定的自信心。對別人的稱贊會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會感到羞愧,做事希望得到別人的歡迎和認可,不愿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六、有一定的與年齡相適應的獨立性。一歲的孩子有穿衣服的要求;三歲的孩子有自己動手做事的要求,有愛美的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