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1967年12月15日這一天,和往年一樣,載著禮品和圣誕樹的車輛隨處可見。大家互相問候,言語中充滿了節日到來之前的歡快和興奮。下午5點左右,隨著轟隆隆一連串巨響,連接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35號公路大橋突然斷裂。頃刻間,帶著橋上的車輛、行人墜入河中。這一事件震動了整個美國。經過調查,大橋塌落的主要原因最后歸結到金屬材料在長期張力作用下出現勞損、斷裂所啟動的連鎖反應。
大約在同一時期,緊張、勞損的概念也被引入醫療保健領域里。今天,隨著現代工業化、高科技的發展,每個人精神上的弦繃得越來越緊。尤其是高級職員和管理階層,“工作時間”已經超過了經典規定的范圍,休閑、放松的機會也相應大大縮水。更可怕的是,這種生活模式是整個社會競爭所要求和期待的,當事人引以為榮還來不及,更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這一切的可怕后果。在商業機遇難以捕捉,工作職位不再有保障的今天,很少有人能想到應該及時把繃緊的弦放松一下。這說明,很多人都處于長時間的緊張和應激狀態。
那么,人的身心會勞損、崩潰嗎?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的生理、生物化學方面的正常運作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精神緊張會牽動整個身體做出相應反應。人類溝通精神和生理反映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內的指揮中心之一——下丘腦。下丘腦根據大腦皮層的意圖發出指令,調動腦垂體和腎上腺通過激素來調節基本的生理功能,包括血壓、心跳、體溫、睡眠、饑渴和能量代謝。在人類社會,持續的緊張狀態使人體隨時處于自身激素和高代謝狀態的包圍之中。有些本該偶然出現的化學成分,如代謝產生的過氧化物,對身體本身也會造成威脅。
持續的緊張狀態也會使機體處于一種超敏感狀態。在超敏感情況下,許多本不該引起緊張和應激反應的因素成了每天必須要過的關口。例如:受到上級的批評、失去一個客戶、砸了一次考試等,都成了威脅到名譽和前途的惡性刺激。這樣一來,使身體的重要器官處于自身“自衛性的”生理反應的攻擊之下。就像曾經屹立在俄亥俄河上的35號公路大橋一樣,與持續的緊張力相抗衡。久而久之,人體免疫系統就會受到磨損,使癌癥和各種疾病乘虛而入。緊張刺激激素分泌,也會作用于人的消化和呼吸系統,造成潰瘍和哮喘。緊張刺激代謝所產生的過氧化物可能傷及血管和心臟內膜、誘發心臟病和腦中風。所以說,慢性的緊張和應激反應是現代化生活中危害人們健康的毒素。
1967年以后,橋梁工程師更加知道怎樣預先防止金屬疲勞、斷裂。對現代人來說,學會在緊張造成任何損害之前就加以防范也更加重要。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每天都能拋開一切工作,堅持在輕松環境里步行數十分鐘,就能有效地防止緊張造成的身心勞損和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