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個人遭遇挫折和失敗,內心引起焦慮、自卑、痛苦,心理平衡遭到破壞時,心理防衛機制就會自發地發揮作用,這是由于人的內在心理具有一種擺脫痛苦,減輕不安,恢復情緒穩定,達到心理平衡的適應性傾向。其目的也就是避免精神上的焦慮和痛苦,維持心理平衡以適應挫折。
由此可見,它在我們遭遇挫折時,可以發揮緩沖心理危機,減輕焦慮和緊張情緒,維護個人自尊,保持心理的相對平衡方面,還是很有價值的。
但是,通常的情況是,人們往往無法合理的利用有效的心理防衛機制,以至產生了很多負面的影響。 那么到底有沒有好的方法來使人在面對挫折時學會采取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來應付呢?
請看一個美國心理學家做的實驗。
實驗者讓孩子們四人一組一起玩耍,對一些小組內的孩子們的友善行為給予獎勵;對另一些小組的孩子們的攻擊性行為也給予獎勵。然后故意挫傷所有的孩子。
其方法是讓他們看一部精彩的電影,并發給他們一些糖果,當電影達到高潮時突然中止放映,同時收回孩子手中的糖果,讓他們自由玩耍,此舉無疑對孩子們是一種挫傷。
然而結果發現,事先被訓練學習友善行為的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比其他組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友善行為,而很少攻擊性行為。
這個實驗可以證明,只要我們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用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去面對挫折,我們就可以在今后面對眾多挫折時,不會產生過強的挫折感,能夠用平靜的心態看待生活;即使產生了挫折感,也可以通過調整心態,使自己找到更合理的方法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