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按內科及本系統(tǒng)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guī)。
病情觀察:
1.需在固定條件下測量血壓,測量前患者需靜坐或靜臥30min。
2.當收縮壓高于26kPa,應及時與醫(yī)師聯(lián)系并給予必要的處理。
3.如發(fā)現(xiàn)患者血壓急劇升高,同時出現(xiàn)頭痛、嘔吐等癥狀時,應考慮發(fā)生高血壓危象的可能,立即通知醫(yī)師并讓患者臥床、吸氧,同時準備快速降壓藥物、脫水劑等,如患者抽搐、躁動,則應注意安全。
對癥護理:
1.當患者出現(xiàn)明顯頭痛,頸部僵直感、惡心、顏面潮紅或脈搏改變等癥狀體征時,應讓患者保持安靜,并設法去除各種誘發(fā)因素。
2.對有失眠或精神緊張者,在進行心理護理的同時配以藥物治療或針刺療法。
3.對有心、腦、腎并發(fā)癥患者應嚴密觀察血壓波動情況,詳細記錄出入液量,對高血壓危象患者監(jiān)測其心率、呼吸、血壓、神志等。
4.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保持一定的室溫,洗澡時避免受涼。
一般護理:
1.休息 早期患者宜適當休息,尤其是工作過度緊張者。對血壓較高,癥狀明顯或伴有臟器損害表現(xiàn)者應充分休息。通過治療血壓穩(wěn)定在一般水平、無明顯臟器功能損害者,除保證足夠的睡眠外可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適當?shù)捏w育活動,如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不宜長期靜坐或臥床。
2.飲食 應適當控制鈉鹽及動物脂肪的攝入,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以清淡、無刺激的食物為宜。忌煙酒。
3.心理護理 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無引起精神緊張的心理社會因素,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給予指導,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時指導親屬要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患者精神緊張的因素,盡可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矛盾沖突。
無相關信息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