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21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能夠治療壞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稱作抗壞血酸。在檸檬汁、綠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箟难崾菃涡逼Щ蜥樉,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脫氫壞血酸,脫氫壞血酸仍具有維生素C的作用。在堿性溶液中,脫氫壞血酸分子中的內酯環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這種化合物在動物體內不能變成內酯型結構。在人體內最后生成草酸或與硫.酸結合成的硫.酸酯,從尿中排出。因此,二酮古洛酸不再具有生理活性。
1907年挪威化學家霍爾斯特在檸檬汁中發現,1934年才獲得純品,現已可人工合成。維生素 C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維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貯藏或烹調過程中,甚至切碎新鮮蔬菜時維生素 C都能被破壞。微量的銅、鐵離子可加快破壞的速度。因此,只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它是無色晶體,熔點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學性質較活潑,遇熱、堿和重金屬離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銅鍋和加熱過久。
植物及絕大多數動物均可在自身體內合成維生素C?墒侨、靈長類及豚鼠則因缺乏將L-古洛酸轉變成為維生素C的酶類,不能合成維生素C,故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如果在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時,則會發生壞血病。這時由于細胞間質生成障礙而出現出血,牙齒松動、傷口不易愈合,易骨折等癥狀。由于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半衰期較長(大約16天),所以食用不含維生素C的食物3~4個月后才會出現壞血病。因為維生素C易被氧化還原,故一般認為其天然作用應與此特性有關。維生素 C與膠原的正常合成、體內酪氨酸代謝及鐵的吸收有直接關系。維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體完成氧化還原反應,提高人體滅菌能力和解毒能力。長期缺少維生素 C會得壞血病,。多吃水果、蔬菜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維生素C在促進腦細胞結構的堅固、防止腦細胞結構松弛與緊縮方面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并能防止輸送養料的神經細管堵塞、變細、弛緩。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能使神經細管通透性好轉,使大腦及時順利地得到營養補充,從而使腦力好轉,智力提高。據諾貝爾獎獲得者鮑林研究,服大劑量維生素C對預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但有人提出,有鐵離子(Fe2 )存在時維生素C可促進自由基的生成,因而認為應用大量是不安全的。
每天的需求量:成人每天需攝入50~100mg。即半個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莖甘藍,2個獼猴桃,150克草莓,1個柚子,半個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可200毫升橙汁。
功效:維生素C能夠捕獲自由基,在此能預防像癌癥、動脈硬化、風濕病等疾病。此外,它還能增強免疫和,對皮膚、牙齦和神經也有好處。
副作用:迄今,維生素C被認為沒有害處,因為腎臟能夠把多余的維生素C排泄掉,美國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體內有大量維生素C循環不利傷口愈合。每天攝入的維生素C超過1000毫克會導致腹瀉、腎結石的不育癥,甚至還會引起基因缺損。
服用維生素C的不良反應
據國內外研究表明,隨著維生素C的用量日趨增大,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愈來愈多。
腹瀉。每日服用1~4克維生素C,即可使小腸蠕動加速,出現腹痛、腹瀉等癥。
胃出血。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C,會發生惡心、嘔吐等現象。同時,由于胃酸分泌增多,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加劇,嚴重者還可釀成胃黏膜充血、水腫,而導致胃出血!
結石。大量維生素C進入人體后,絕大部分被肝臟代謝分解,最終產物為草酸,草酸從尿排泄成為草酸鹽;有人研究發現,每日口服4克維生素C,在24小時內,尿中草酸鹽的含量會由58毫克激增至620毫克。若繼續服用,草酸鹽不斷增加,極易形成泌尿系統結石。
痛風。痛風是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發生紊亂引起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高,致使關節、結締組織和腎臟等處發生一系列癥狀。而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引起尿酸劇增,誘發痛風。
嬰兒依賴性。懷孕婦女連續大量服用維生素C,會使胎兒對該藥產生依賴性。出生后,若不給嬰兒服用大量維生素C,可發生壞血病,如出現精神不振、牙齦紅腫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腸道、泌尿道出血等癥狀。
兒童骨科病。兒童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罹患骨科病,且發生率較高!
不孕癥。育齡婦女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如每日劑量大于2克時),會使生育能力降低。
免疫力降低。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能降低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使機體抗病能力下降。
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疹,惡心,嘔吐,嚴重時可發生過敏性休克,故不能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