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0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寶石若有輻射反對健康有害
至于所謂的“各類寶石具有不同磁場,通過對人體輻射,可開運治病”,就更加令人哭笑不得。劉國彬說,有些寶石為了提高品相,可利用高能電子加速器進行輻射處理,將其中的微量元素激活變為同位素,從而改變顏色,提高身價。例如呈淺藍色、身價不高的黃玉經過放射性處理后,可以變成身價不菲的極似天然的海藍寶石。
不過這種經輻射處理的礦石,有些要經過一年半載的衰變后,其放射性降低到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劑量,才可佩戴。有些要經過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人體安全佩戴的要求。如果寶石沒通過放射性安全檢測,就戴在身上,對身體反而有害。
起底
醫生駁斥:
鈦不能矯正頸椎結構病變
“鈦鏈不可能治療頸椎病,這是個騙局!”廣東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鄭秋堅毫不含糊地表示,醫學上使用鈦金屬,并非源于它能“治病”。
目前,醫學上使用鈦金屬作為如人工關節、支架等內置物材料,主要是相中了它性質比較穩定,與人體組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對于宣傳中所稱的“鈦具有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通過細胞電離調節身體天然電流的能力,”鄭秋堅表示,從鈦本身的物理特性來看,根本不具備這種神奇功能。“就算鈦真能促進血液循環,也不能矯正頸椎的結構性病變。”鄭秋堅表示,所謂的“鈦項圈”和幾年前流行一時、號稱治療頸椎病的“磁療圈”一樣,“都是騙人的炒作”。
中科院研究員:
沒聽說過鈦有治病功能
“我沒聽說過鈦還有這種功能,從它的物理屬性上講不可能。”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黃金協會珠寶首飾評估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國彬表示,鈦這種金屬主要存在于鈦鐵礦、釩鈦磁鐵礦中,因具有高熔點等優越性能,被廣泛用于航空、工業,但從沒聽說過對疾病有治療作用。
央視《全球資訊榜》欄目最近調查發現,號稱有治療功能的鈦鏈產品并沒獲得我國的醫療器械許可證,其所謂“專利”都是外觀設計方面的。而受訪的中科院從事氧化鈦研究的研究員也對鈦“促進血液循環、調節人體電流”等功能表示質疑,并表示所謂“水溶鈦”新科技,目前還沒有進行大范圍的學術探討。
記者調查三:
穿對絲襪就能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長時間站立,容易引發下肢靜脈曲張。如今,不少服裝店、護理用品店都在出售“采用納米技術可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彈力襪。記者在店里看到,這些所謂“納米”絲襪在外形上和普通絲襪沒什么不一樣,但售價卻比普通絲襪貴不少。但在銷售人員“旁征博引”的游說和“高科技”概念的吸引下,還是有很多辦公室女性紛紛掏腰包。
起底
“納米”彈力襪治不了下肢靜脈曲張
“不管是醫用的還是普通彈力襪,都不可能根治下肢靜脈曲張,所謂的‘納米襪’是騙人的。”廣東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鄧國三指出,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是唯一的根治辦法。而非手術治療只適合病情較輕者,或是難以耐受手術的病人,醫用彈力襪進行壓迫治療只是緩解疼痛的手段之一,此外還用于手術后恢復期的輔助訓練。
“醫用彈力襪和市面上的彈力襪是不同的,后者沒有輔助治療的效果。”鄧國三強調,穿著醫用彈力襪是利用外在壓力來減少運動時產生的水腫,幫助腿部血液循環更新。患者不要輕信廣告,而應到專門的醫療機構咨詢購買。
揭秘偽保健品炒作伎倆:
招數一:偷梁換柱,指鹿為馬
商家出于炒作,把寶石加工的輻射處理,經過幾次偷換概念,變成“寶石對人體有輻射”,再加上“對人體有利”的虛假宣傳,引人掏腰包。
招數二:進行“相隔十萬八千里”的聯想
商家還很善于在科學研究基礎上,進行“相隔十萬八千里”的聯想和發揮,炒作新概念。例如若干年前,工業界將成分為二氧化鈦的金紅石,與其他材料一起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制成抗微波輻射材料。由于有些水晶里包括了肉眼可見的針狀金紅石,商家即推出了"水晶可以防輻射"的概念,大力吹噓手機掛水晶掛墜、電腦旁擺放水晶飾品。
釋疑
偽保健品“奏效”全因心理作用
既然說是“偽保健品”,但為什么有不少人會覺得戴鈦項鏈一段時間后,頸椎的疲勞感和疼痛減輕了?為什么有些人覺得戴了玉石手鏈后,感覺心情好,遇事很順利?
“這可能是安慰劑效應或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一位專家指出,“安慰劑效應”是指在沒有治療效果的情況下患者報告癥狀改善或緩解。對于容易接受他人暗示的人來說,相信自己戴了項鏈病情就會好轉,在一定時間內會出現“安慰劑效應”,也就是所謂的“心理作用”。
有些人相信戴了玉石飾物能開運,在生活中就只注意好消息,無論發生什么都提示自己向積極方面想,運氣自然顯得“越來越好”。
他指出,女性、青少年、感性以及知識水平較低的人相對來說更容易接受這種心理暗示。但這種身心“自欺欺人”的效果不可能持久。“沒治好就是沒治好,只要病癥還在,過一陣子還會痛。”
(實習編輯:簡燕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