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讀者紛紛致電詢問“高溫下能不能添加味精”的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有關飲食專家,專家指出,有關部門曾對此進行專門試驗。最后證實,在正常的烹調中,味精的熱穩定性很好,因此使用者不必擔心“高溫下不能添加味精”的問題。
據了解,以前曾有人對在烹調過程中,在高溫下能否添加味精等問題產生爭論。有人提出如果在超過100攝氏度高溫時使用味精,味精會產生焦性谷氨酸鈉這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在高溫下進行煎、炒、煮、炸時,以及在沸水中都不宜添加味精。據悉,近日有關部門曾就該問題進行專門科學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味精在120攝氏度的高溫下加熱時,會失去結晶水而變成無水谷氨酸鈉。隨后,一部分氨酸鈉(無水的)會發生分子內脫水,生成焦性谷氨酸鈉這種無鮮味物質。若以0.2%的味精及2%的食鹽水溶液在115攝氏度時加熱3小時為例,生成的焦性谷氨酸鈉為0.014%,含量極少。對于焦性谷氨酸鈉是否有毒性等問題,進行的試驗證明該種物質是無毒的。專家們曾用焦性谷氨酸鈉拌食物飼喂大白鼠并進行觀察,發現焦性谷氨酸鈉對大白鼠的正常生理代謝并無不良影響,反而使其體內的肝糖量有所增加而表現出營養性。
由上述試驗可知,在正常的烹調中,味精的熱穩定性很好。盡管長時間的高溫會產生一些焦性谷氨酸鈉,但它不會影響菜肴的鮮味效果,而且也是無毒的。因此,市民完全可以將其與食鹽、食糖等其它調味品一樣在高溫下使用,大可不必產生任何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