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是否危害人體健康,一直存在著爭論。手機廠商和電信專家幾乎一致認為使用手機無害,而絕大多生物學家、醫學家、環保學專家卻認為使用手機危害人類健康。
國際醫學界的一些研究證明:手機電磁輻射會引起神經衰弱、食欲下降、性欲減退、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癥,甚至可能誘發腦部腫瘤,危及生育能力,造成胎兒畸形。針對手機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各種危害,英國政府明文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機。去年底,廣東消費者協會檢測發現,現在市面上的手機電磁輻射劑量嚴重超過我國《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規定最高限值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去年8月,美國一位名為克里斯托弗·紐曼的神經學專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包括摩托羅拉公司在內的9家電信公司賠償其8億美元,理由是他使用手機得了惡性腦瘤。大名鼎鼎的律師彼得·安吉羅斯在美國馬里蘭州為煙草受害者打贏世紀官司,獲得有史以來最高行業賠償—— 42億美元后,又正在負責一批美國腦癌患者對手機輻射提出的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訴訟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304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安民教授介紹,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正在進行一項有13個國家參與的手機電磁輻射與人腦組織關系的國際研究,結果有望在2004年公布。李安民認為,在權威的結論公布之前,對手機輻射,還是預防點好。他提醒用戶,一要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率,二要采用防輻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