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約有1461萬到1979萬多動癥患兒。最新發布的“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癥)360度調研”全球調研顯示,約四成多動癥患兒在治療中沒被顧及到其未來社會功能和情感發展,這些患兒成年后往往在社交上存在問題,且犯罪率相對較高。
多動癥患者主要是學齡兒童。除了過度活躍、沖動任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外,自卑、焦慮、社交障礙、易和人對立也是多動癥患兒常見問題,如家長和他們說話經常得到“閉嘴”、“停下”等粗暴對待,患兒在學校里常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
讓人擔憂的是,多動癥人群在學業、職業方面成就更低,約3成患兒癥狀會持續到成年,他們出現物質依賴(如藥物依賴)、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到10倍。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王玉鳳教授指出,這和家長、醫生在患兒的治療中單純重視藥物治療,忽視對患兒社會功能和情感方面的治療有關。
專家提醒,在對多動癥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應關注他們人格和情感發展,注重對他們社會功能和情感的治療和訓練,教他們懂得社會規則,學會控制情緒,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加強他們將來應對社會的能力。(楊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