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居住的城市被轟鳴的空調室外機蒸煮著,被飆升至黑色警報的高溫炙烤著。異常的燥熱、曝曬成了這個夏天的旋律。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蜷縮在空調機制造的清涼世界里,而大相徑庭者則以健身出汗作為迎戰酷暑的高招。他們理直氣壯地提出:流汗,所以健康。他們有自己的流汗計劃。
計劃一: 晨練
高溫擋不住人們對運動和健康的追求。晨光中,這個多數人依舊沉睡的時間里,有一群人在享受城市醒來前的安靜。早晨五、六點,一群精神矍鑠的爺爺奶奶迎著朝陽,聚集在體育場和公園前的廣場,倚天劍、木蘭扇、太極拳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從三五成群到幾十人合練,雖然受場地的限制不能風雨無阻,但健身所獲的益處和彼此的鼓勵是他們長年堅持鍛煉的動力。
晨練已經成為很多上海老人一天生活的序曲。五角場建新居委會的陸阿姨退休前是一位舞蹈演員,現在是一位舞蹈教練。她的學生就是附近居委會的老人,從年輕人跳的parapara舞到秧歌舞,從有氧操到交誼舞,都是陸阿姨和老人們練習的內容。即使在這樣坐著都會汗流浹背的天氣,陸阿姨和她的學生們也堅持晨練,她告訴我:晨練是堅持了幾十年的習慣了,所以流汗也早就習以為常,出出汗正好還能排毒呢。
計劃二:籃球
燃燒的空氣中沸騰著運動的熱潮。今年暑假,全市有62所運動場館和540所學校的運動場向青少年和周邊社區的居民開放。
高聳的籃球架在熾熱的陽光下盡量藏起自己的影子,然而高校的籃球場地和城市綠地的籃球設施卻并不孤獨。當太陽直射點剛剛離開城市的上空,復旦大學南區運動場的十六個籃球架就紛紛被同學們搶占了。
中文系準備考研的小朱和小張結伴在學校復習,打籃球是學習以外必不可少的節目,也是他們對運動的執著,對自我健康原則的維護。沒有鎂光燈的閃爍,沒有忠實的觀眾,完全是業余的鍛煉和一種孤芳自賞。小朱說,他最喜歡的就是籃球在空中劃出的優美弧線,發梢甩出的汗水也是一種無拘無束的快樂。在啪、啪的運球聲和汗水啪嗒、啪嗒地砸在場地上的點綴聲中,他們彎著腰,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喘氣,任憑汗水浸透身上的t恤,仿佛剛剛和高溫打了一仗。
計劃三:瘦身
上班一族中,也不鮮見汗涔涔的身影。健身房里,跑步機前,都可見到他們為瘦身而消耗卡路里的身影。炎炎夏季,除了讓身形更為纖細、勻稱。流汗健身已經成為上班族為時尚附加的理由。
飛奔在跑步機上的周女士在這個夏季仍堅持自己的瘦身計劃,她的業余時間幾乎都被瘦身操、瑜伽這樣的訓練課程所排滿。指著皮膚上不停滲出的汗滴,周女士極為嚴肅地說:這些小汗腺看似密小,卻肩負著機體散發熱量的重任。當外界氣溫上升到30℃時,它便開始啟動,分泌汗液,恒定體溫。她還略帶驕傲地說:我們這種經常運動的人對高溫有超常的耐力,天天躲在空調房里是人類的退化。一番高談闊論后,她又回到運動流汗的狀態。輕舞飛揚中帶著一種感染力,讓人情不自禁地也跟著節奏一起搖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