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06 來源:39健康社區 作者: 我要糾錯
獨處并非等于孤獨,獨處是一種特有的休閑方式,對身心健康有著特殊的作用。獨處之際,沒有應酬,主權歸己,擁有一片清靜,是讀書學習的佳境;獨處之地,沒人涉足,沒有喧鬧,隨心所欲,是自娛自樂的天堂;獨處之時,遠離誘惑,無人干擾,難得一方凈土,是陶冶情操的良機。
獨處是人生難得的享受。獨處之中,你可以盡情在記憶的海洋中游弋,重視那令人激動的場面;你可以揮毫潑墨,丹青描紅;你可以博覽群書,浮想聯翩;你可以翻看日記、整理照片;你可以自斟自飲,靜心品茗……在獨處之中,你不必言不由衷地表白,更無需看周圍人的臉色,可以獨自品味“眾鳥高飛盡,孤云獨自閑”的寧靜和樂趣。
獨處也是一種養生之道。獨處時,正襟端坐,雙目閉合,意無所顧,思無所慮,心神潛入寂靜狀態。古人云,人老心靜才是養生之本。元代羅天益在其所著的《衛生寶鑒》中指出:“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
學會獨處,關鍵是調整好心態。有了良好的心態,獨處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老年獨處如同一首至誠至美抒情浪漫的小詩。在沒有喧囂、沒有煩惱之中,盡情地舒展疲憊的身軀,盡情地梳理那零亂的思緒,毫無顧忌地呈現出一個率真而灑脫的自我。
老年獨處更有些像一篇意蘊深厚,情趣盎然的散文。老年獨處之妙首先在于身上沒有工作壓力,沒有既定的套路,不受任何人的指使和約束。任爾西東,想干啥就干啥。心理活動寬松自由,思緒猶如行云流水,愛怎么想就怎么想。
老年獨處要培養自己的情趣和愛好,學會自得其樂,如讀書、繪畫、種花、養魚等。養鳥,觀其態,聽其聲,愉悅身心;種花,賞其色、聞其香,心曠神怡;練字、作畫,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讀書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書中動人的故事,優美的語言,可使你如品香茗,如嚼橄欖。在“書山”、“報海”中,聆聽著前朝的遺事軼聞和為人處世的教誨,探析偉人的胸懷、詩人的豪邁、勇士的悲壯、百姓的喜憂……光陰在不知不覺中度過。古人說:與藝為友,樂在其中;與物為友,陶冶情操;以物取樂,開心解悶。
老人獨處還有許多好處:首先是獨處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老年人既怕孤獨又怕喧鬧,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觀念、生活經歷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差異,在一起居住會發生摩擦與矛盾。子女可“常回家看看”,盡享天倫之樂。
其次可減輕老人的生活負擔。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多為家務(如帶孩子、買菜做飯等)而忙碌,在經濟上也加重了老人的負擔;而獨處的老人,生活有規律,日子過得安逸,減少家務拖累及經濟壓力,有益身心健康。
再次,老人獨處有利于子女成長。可減少子女對老人的依賴,增強自主意識,逐漸養成熱愛勞動、勤儉持家等優良品德;孫輩們少了祖輩們的溺愛,從小養成“聽父母話”的好習慣,有利于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