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2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癥狀:早期癥狀多不明顯,等到引起視網膜出血或黃斑部水腫,視力會模糊。
治療方式:首重血糖控制。其次,至少每半年至眼科醫師檢查眼睛。如果有早期視網膜血管滲漏或是有缺血區域,可以先用雷射封閉出血或滲漏血管,預防新生血管產生。
如果已經引起玻璃體出血,可以先用藥物治療3~6個月,出血沒有自行吸收,或是有視網膜剝離,則需做玻璃體切除手術。如果好好控制血糖、接受適當藥物和雷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仍然可以維持良好視力。
常見迷思
糖控制好,就不會有視網膜病變,不用檢查?
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有關。糖尿病患者罹病超過15年,有80%會發生視網膜病變。也就是說,患病時間愈久,即使目前血糖控制良好,視網膜病變危險性愈高。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中老年人失明三大原因之一,在歐美國家是成人失明首因。
原因:真正發生機轉不明,可能與年齡老化,以及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呈現的變化可分成兩類,一是干性病變,主要是視網膜黃斑部色素細胞萎縮、變性、剝離。另一種稱為滲出性變化或濕性病變,主要有滲出液、網膜色素層剝離,因為網膜下新生血管脆弱易破,容易出血、有滲出液,破壞黃斑部的組織,產生疤痕、視網膜萎縮視力降低。臺灣罹患黃斑部病變患者,大多數屬于滲出性變化。
癥狀:一旦黃斑部受侵犯,中心視力會變差,眼睛看出去的景物,中間會有黑點或陰影,看東西會扭曲變形。如果兩眼都出現黃斑部病變,閱讀和近距離工作會變得困難,書報上的字會變得模糊,直線會被扭曲。
治療方式:至今沒有可靠、有效治療方法,也無法痊愈。雷射治療,可以有效阻止滲出性黃斑部病變的擴散,但只適用于一小部份患者。
另一種稱為“經瞳孔光熱療法(TTT)”,利用紅外線照射病變部位,破壞新生血管組織,健保有給付。而“光動力療法(PDT)”,是最新治療,注射一種光敏感藥物注射到病人身上,等藥物聚積在新生血管,再以雷射照射破壞新生血管。但療效還有待評估,且做一次價格高達數萬元。
如果一眼視力已經受損,要好好保護另一只眼睛?梢越逯糯箸R、加強照明改善生活上不便。戴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傷害,攝取適量維生素A、C、E,有助于預防和延緩病情進展。
飛蚊癥
原因:正常眼睛內玻璃體是透明膠質,隨年紀增加,玻璃體會產生一些細微的膠質凝結物,當光線透過投影在視網膜上,就會產生癥狀。
飛蚊癥也常發生在高度近視、做過白內障手術、眼睛發炎,以及計算機用太久、看書熬夜等過度使用眼睛等人身上。
癥狀:看東西時,眼前出現有如蚊蟲飄動的黑影或向蜘蛛網的游絲,且會隨著眼球轉動而游移不定,在明亮的地方,癥狀更明顯。
治療方式:出現飛蚊癥狀,有時還會看見閃光,有可能是視網膜病變或裂孔前兆,應該先至眼科醫師檢查,排除視網膜剝離的危險性。單純飛蚊癥不需要特別治療,有時會隨著時間癥狀會減緩或消失。如果在閱讀或工作時發現“飛蚊”,眼睛先避開太亮的背景,將眼球上下左右移動,暫時移開飛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