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過敏性皮炎是由許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癥反應。常見的過敏性皮炎主要有二類: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過敏反應不同。
接觸性皮炎是因皮膚或粘膜部位接觸某種外來刺激物質后所導致的皮膚急性炎癥反應。其原因可分兩大類:原發性刺激,主要由強酸、強堿、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較強或濃度較大的化學物質引起。此類無個體選擇性,且無潛伏期,任何人接觸均可立即引起皮膚急性炎癥;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此型主要是遲發性變態反應(第vI型變態反應)。是由于接觸某種刺激因子(過敏原)作用于皮膚和粘膜后,僅有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體質的人發病,初次接觸后并不立即發病,而往往經過4—20天的潛伏期(平均7—8天)使機體先致敏,如再次接觸該物質后,可在12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72小時)即可發生皮炎。此類過敏反應是接觸性皮炎中最常見者。
由化妝品引起的皮膚炎癥,稱化妝品皮炎。有人經常使用某種化妝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會發生過敏反應;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現過敏反應;還有的是在使用后經過日光照曬而發生反應。
多數患者在使用化妝品后數小時即發生過敏現象,這在醫學上稱立即型(或速發型)過敏反應;經過數天才發生過敏反應的則稱為遲發型反應。一般以立即型反應較多。化妝品皮炎輕者僅有局部皮膚瘙癢,少許零散的小紅丘疹、紅斑及輕度腫脹,重者局部皮膚水腫,有彌漫性紅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滲液糜爛。
治療祛除誘因防止再次接觸
引起接觸性皮炎的刺激物種類諸多:1.各種動物皮毛,某些動物如蜂類、水母、蜣、螨、蝶、蛾等;2.化學性物質,絕大多數接觸性皮炎均系化學刺激物引起,如藥物、染料、洗滌劑、油類、化妝品、化學纖維、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帶、染甲油等;3.植物,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蕁麻、除蟲菊等。接觸性皮炎患者皮損形態、范圍、嚴重程度取決于接觸物種類、性質及其濃度,接觸時間的長短,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以及人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輕者局部皮膚充血,邊緣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爛、滲出等。輕者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
防治方法是祛除誘因,防止再次接觸。輕者可內服抗組織胺類藥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每日3次。還可口服維生素C片200毫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鈣片1.0克,每日3次。重者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10毫克,每日3次。也可進行局部治療:急性期用藥宜簡單,禁用刺激性易致敏藥品,輕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或膚輕松軟膏,外涂患處,每日2—3次;重者可用0.1%洗必泰溶液濕敷,每日2次,待結痂后停用,外涂紅霉素軟膏。
使用化妝品先做“臂試”
化妝品的主要成分為油脂和水分組成,具有保護、清潔皮膚的作用。為了避免放置發霉并使其穩定,還需加表面活性劑、防腐劑,以及色素和香料。針對不同需求者的心理特點,再配成不同劑型,如避光劑、增白劑、除臭劑、染甲劑、清潔劑、潤膚劑及抗衰老劑等,還有適宜于皮膚病患者所使用的雀斑霜、座瘡霜、營養霜、增白霜等名目繁多的化妝品。但許多人在首次使用這些化學物品后面部會出現過敏反應;還有的是在使用后經過日光照曬而發生反應。
防治方法是在使用化妝品前,先取少許涂在前臂內側皮膚上,用潔凈紗布覆蓋,膠布固定,一般要經過24小時觀察有無反應,短者幾小時即有反應,長者則需1周,如有瘙癢、紅斑、水腫,即表示對此種化妝品過敏。而一旦發生化妝品皮炎,應立即停止使用,勿用熱水燙洗、熱敷。口服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酮替芬、賽庚啶等。還可內服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片。重者在醫師指導下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