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少吃葷,多吃素,少坐車,多走路。夜臥早起,廣步于庭。 要活九十九,清晨慢步走。要活九十九,走路甩開手。 安步以當車,晚食以代肉。
走路是人的自然活動,不需要很大的氣力,也不會造成精神緊張,但對人的身體健康卻大有好處。人在坐著的時候,對氧氣的需要量為每分鐘250立方厘米,如果老保持著這種低限量要求,將導致肌力衰弱。在新鮮空氣中散步,可使人的吸氧量增至每分鐘1000立方厘米。跑步可增加到每分鐘4000立方厘米,但跑步會增加心肺、肌體的負擔和緊張度,不適合年老體衰和有病的人。而徒步走既適合各種人,又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人在步行時,腿、背、腹壓和臀部等一些大肌群的肌肉協調運動,肌肉交替地收縮和放松,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大肺活量,可更好地供應心臟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徒步走能增強腿部肌肉和韌帶的活動,防止關節靈活性的下降。所以我國右代醫家、養生家都重視散步,尤重早起、睡前和飯后散步。《素問·四氣調神論》所說的“夜臥早起,廣步于庭”的養生法,就是指早晚較長時間的走路鍛煉。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四時氣候和暢之日,量其時寒溫,出門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為佳!边強調“食畢當行步……令人能飲食,五百病!薄赌先A經》也說:“水之性不雜則清,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此養神之道也,散步所以養神!薄蹲蠋r隱書》提出睡前散步的好處說:“每夜入睡時,繞室行千步,始就枕……蓋行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返于靜……行千步是以動求靜。”
散步之要旨在于散,即不要緊張,不要追求速度,要全身肌肉放松,神志安說,兩臂自然擺動,才能起到暢通氣血,有利養生的作用,F在外國越來越多的人興起雨中散步。據科學家研究,細雨中含有大量陰離子,陰離子有舒氣、醒腦、安神、降低血壓、調節神經的作用。人們在細雨中散步,吸人這種含有陰離子的空氣,并讓細雨輕勻地灑打在身體各部,便成為一種天然按摩,十分有益。體質較差的人,打著傘在雨中散步,也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