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情商(EQ)是一個近幾年才提出來相對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學概念,它反映出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動中的重要指標。科學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個商數(sh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認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可見情商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當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視智力的投資和開發(fā),卻忽視了情商對孩子的影響。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我國目前相當多的青少年存在著心理障礙,初中生約為13.7%,高中生約為18.8%。可以說,學生的情商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影響極大。如何注意學生情商培養(yǎng),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值得探討的重要心理問題之一。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緒
中學生的情緒和感情不夠穩(wěn)定,處于過渡時期。一些學生不善于控制,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比如,有時為一點小事而傷心或大發(fā)脾氣,有時為某次考試不理想而沮喪。有的學生時常被悲觀、憂郁、孤獨、緊張等不良情緒所困擾,導致學習沒興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甚至有的學生因考試不理想或?qū)W習上的壓力,居然從高高的樓頂上跳下來。由此可見自身情緒控制尤其重要,實踐也證明,一個人的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體現(xiàn)在自身情緒控制的成敗上。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控制情緒呢?
控制情緒,并不是簡單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導、自我評價和自我調(diào)節(jié)。北京大學心理系孟邵蘭教授在人類情緒中指出:情緒情感是認識自我的鏡子。她還強調(diào)人對自己要有自我的認識,特別是要認識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動機、個性習慣等。每當學生產(chǎn)生不良情緒時,我重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認識水平。具體分為三步。第一步,正視現(xiàn)實。要求學生接受并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因為每個人并非時時刻刻是積極樂觀的,偶然產(chǎn)生一些不良情緒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緒處于什么狀態(tài),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讓學生認識自己產(chǎn)生不良情緒時的一些身體表現(xiàn)(姿勢、言語、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等方面)。如:悲傷時痛哭流淚,痛恨時咬牙切齒,恐懼時手足無措。訓練學生通過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體平靜下來。第二步,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時候因為什么人什么事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著重分析自己主觀方面的原因,并回憶自己曾有哪些類似的不良情緒及被不良情緒纏繞的體驗和危害性。第三步,解決方法。引導學生認識任何不良情緒都是可以控制、轉(zhuǎn)換的,如化悲痛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有效控制情緒的方法,如通過語言與他人溝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轉(zhuǎn)移精力(聽音樂、散步等)便情緒得以緩解。實踐表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開展自我批評,提高自我認識能力,對控制不良情緒,收效良好。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總是一帆風順,挫折對每個人來說也是難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強,能打擊或經(jīng)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經(jīng)不住挫折考驗,面對挫折恐懼而消極悲觀、承憂郁,自然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重者則導致心理障礙,影響身心健康。特別是高科技時代的今天,強競爭、快節(jié)奏、多變化給人帶來更加強烈的情緒沖擊,使矛盾、沖突更普遍更尖銳。因此班主任要認真地給學生補上挫折教育這一課。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質(zhì)一樣,可以通過學習和鍛煉而獲得提高。在常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教育學生要有意識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明白許多飽經(jīng)風霜、遭遇過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風順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為。在我班上設立心理信箱,在每個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業(yè)--讓學生給我寫一封信,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承受能力。然后把學生反映的心理問題認真進行分類,根據(jù)學生的思想實際,組織開展了挫折教育系列活動,如十六歲的花季、偉人年輕的時候、’二十一世紀的我主題班會,愛我中華、愛我鄂高、愛我班級的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同時有意識地設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定期組織一些難度較大的活動(爬山、義務勞動),磨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重在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認識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道理;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對家庭貧困的學生,注重引導他們自強、自立;對女生,注重引導他們自信、自強、自尊、自愛。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我班有個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裕,從小嬌生慣養(yǎng),各方各能力不及一般同學。后來他父親不幸因病去逝,他承受不住這個沉重打擊,日益消極悲觀,不再愿意與同學交往,成績一落千丈。我針對這相現(xiàn)象,在班上開展了愛心教育系列活動,讓他感覺到班集體的溫暖,同時我多次找他談心,幫他排除心中的煩悶,還讓他擔任班干部,從各方面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使他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漸漸地從父親去逝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他在班級挫折教育系列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工作出色,學習成績也明顯提高.
三、注重樂觀教育.營造良好的心境
樂觀就是以寬容、接納、愉悅和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周邊的現(xiàn)實世界,它能很好地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美國心理學教授馬丁認為:樂觀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養(yǎng)學生請商,還要注重樂觀教育,營造良好的心境。
如何使自己樂觀起來?美國兩位心理學家米勒和戴爾納通過認真調(diào)查研究認為:樂觀的人多數(shù)是自愛、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強,且性格外向易與他人交往。鑒此,我通過目標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問題(如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培養(yǎng)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以輕松的心情對待環(huán)境壓力,以微笑對等生活等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主義精神,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社會、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自然、自信積極,樂觀向上。
以上述三點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靈活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學生情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
clearhair.com.hk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