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醫學家把健康稱為人體“第一狀態”,把身患疾病稱為人體“第二狀態”,把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生理狀態稱之為“第三狀態”,又叫“亞健康”。
“亞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體無明顯疾病,但體力降低,適應能力減退,精神狀態欠佳。“亞健康”可以間斷或持續地出現,是臟器各種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礎;但通過科學調理,又可明顯地消失,恢復健康狀態。
“亞健康”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心理、社會、環境、營養、勞(運)動、生活方式與行為、氣象生物、服務等諸多方面,每個因素都有特定的內容又相互關聯。例如,嗜煙、酒成癖,煙堿、酒精緩慢損害肌體;勞逸失度,娛樂過度,緊張,睡眠不足(或經常睡懶覺),引起機體代謝紊亂;飲食無節制,營養不合理,吸收失控,體液(血液)酸堿度(PH值)失衡,給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環境(空氣、水源、陽光、花草、噪音等)遭受污染,人體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及化學物質的感染;長期患慢性病不愈等,導致產生“亞健康”的一些具體體癥,如神態疲倦、體力不支、心煩意亂、憂郁寡歡、易受刺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頭暈目眩、失眠健忘、皮膚干燥等。
但一旦采取諸如及時休息,調整飲食結構,適度的鍛煉,保持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戒除不良嗜好,加強精神心理修養,融洽人際關系,“亞健康”可不再發展或自愈。